大家好,我是中医李大夫,“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是中医诊疗肝病的核心准则,源于五行生克规律 —— 肝属木、脾属土,木对土并非压制,而是生理上的精气输布与气机协调,是脏腑功能平衡的关键。 从疾病传变来看,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或肝阳过亢,气机不畅便会横逆犯脾,导致脾失健运。临床中,许多肝病患者除肝区不适、情绪不畅外,常伴随腹胀、纳差、消化不良、大便溏稀等脾胃失调症状,正是肝邪传脾的典型表现。因此,治疗肝病需先保护脾胃,提前阻断病邪传变路径,为后 续治疗筑牢基础。 用药层面,“当先实脾” 更是规避风险的关键。郁金、木香、枳实等疏肝理气药多具发散、破气之性,长期或过量使用易耗伤脾胃;即便柴胡、香附这类相对柔和的药物,对体质虚弱者也可能加重乏力。故临床用药需在疏肝同时配伍党参、白术等健脾益气之品,既达疏肝目的,又避免损伤脾胃。 对于肝脾俱虚的患者,诊疗更需谨慎。此类患者肝血不足、脾气虚弱,单纯疏肝会进一步耗伤气血,需遵循 “养血柔肝” 与 “健脾益气” 并重原则,用当归、白芍滋养肝血、柔缓肝气,搭配健脾药物双管齐下,恢复肝脾功能平衡。尤其部分患者曾因单纯疏肝损伤脾胃,导致病情迁延,更需把握这一准则,根据体质调整配伍,维护脏腑平衡,助力患者康复。

李均
有道理
李均
老师多研究哈脾肾虚了引发的痛风病,现在很多医生还没有转变思维,一味的清利湿热,或用药滋腻,吃了反而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