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甩锅!安世半导体最新声明:欢迎中方恢复出口,但不保证出货质量! 中方松口恢复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出口,本是缓解全球芯片荒的雪中送炭,却换来荷兰安世一份充满傲慢与偏见的甩锅声明。 一边假意欢迎出货重启,一边暗示中国工厂产品质量难达荷兰标准,提前撇清自身责任,这般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操作,着实让人不齿。 当地时间周四,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的声明曾让人以为僵局即将破冰。他对外透露已收到中美双方答复,中国工厂即将恢复芯片供应,不出数日就能送达全球各地客户手中,言语间难掩对供应链复苏的期待。 这番表态背后,是荷兰政府在这场控制权争夺中已然吃瘪的现实——此前凭借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冻结安世中资股权、罢免中方高管,妄图强行夺走企业控制权,最终却落得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下场。 安世半导体的产业格局本就离不开中资的盘活与中国工厂的支撑。这家源自飞利浦半导体业务的企业,曾因被视为"低端不赚钱"而遭欧洲资本抛售,是中资在2017年以27.5亿美元将其收入囊中。 2019年闻泰科技更是以340亿元完成全资收购,才让这家老牌企业重焕生机。中资注入后,不仅将70%的封测产能布局东莞,更通过降本增效让营收从2019年的81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147.15亿元,车规级PowerMOSFET全球市占率跃升至第二。 成为比亚迪、特斯拉、大众等全球车企的核心供应商。全球每70%的车企都依赖其基础芯片,年产超1100亿颗芯片中,正是中国工厂的封装测试环节,让这些核心器件得以顺利出口全球。 荷兰方面却贪心不足蛇吞象,眼红企业发展红利便试图强取豪夺。2025年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启用尘封多年的旧法,冻结安世全球30个主体资产,禁止股权与人员调整;10月7日,阿姆斯特丹企业法庭更是未经完整庭审便暂停中方执行董事张学政职务,将中资股权交由第三方托管,妄图让荷兰人全面掌控企业。 这般赤裸裸的霸权行径,本质是地缘政治对商业契约的粗暴践踏,背后更有美方施压的影子——2024年底闻泰被纳入美国实体清单,2025年6月美方要求更换中方管理层,荷兰随即跟进发难,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场无理闹剧很快引发全球供应链地震。荷兰总部暂停向东莞工厂供应晶圆,中方被迫实施出口管制,双重断供让安世全球供应体系瞬间瘫痪。德国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暂停高尔夫车型生产,宝马、奔驰纷纷预警产能危机,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直言产能可能减少15%。 巴西、美国车企也未能幸免,芯片价格暴涨10倍,无数工厂陷入减产困境。荷兰政府与安世荷兰高层的狼狈为奸,最终让整个欧洲乃至全球产业为其野心买单,这般损人不利己的操作,早已沦为国际笑柄。 中方始终以大局为重,并未任由危机升级。看到全球产业链濒临断裂,众多车企陷入生存困境,中方选择释放善意,同意安世中国子公司恢复出口,帮荷兰方面收拾这堆烂摊子。 要知道,中国工厂的封测技术早已过市场千锤百炼,多年来为全球客户提供的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高位,特斯拉、比亚迪等巨头的长期合作便是最好证明。安世荷兰方面非但不感恩,反而发布声明抹黑,暗示产品质量可能不达标,提前推卸责任,这与农夫与蛇的寓言何其相似? 所谓"不保证出货质量",不过是色厉内荏的无理叫嚣。安世荷兰方面明知中国工厂掌握着全球七成封测产能,离开中国的封装环节,其欧洲产晶圆根本无法形成最终产品;更清楚自身在这场博弈中已然处于下风,既没能夺走企业控制权,又因供应链断裂遭全球客户施压,只能通过抹黑中方来挽回些许颜面。 但市场自有公论,全球客户需要的是稳定可靠的供应,而非毫无根据的质量质疑,安世的这番操作,只会让更多客户看清其真面目,进而加速寻找替代方案。 商业合作的基石是诚信与尊重,安世半导体荷兰方面的所作所为,早已将这两样抛诸脑后。他们无视中资对企业的救赎之功,无视中国工厂的硬实力,无视全球供应链的共同利益,一门心思搞政治操弄与恶意抹黑,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没有任何企业能够脱离产业链独自生存,荷兰安世若执意一条道走到黑,继续做有损合作互信的事情,终将被市场所抛弃。 中方给过荷兰安世体面,是他们自己选择弃之不顾。这场芯片风波早已说明,单边主义与霸权行径行不通,唯有尊重商业规则、秉持互利共赢,才能让企业行稳致远。 安世半导体若真想摆脱当前困境,首先要做的便是收起傲慢与偏见,停止无意义的抹黑指责,以真诚态度解决控制权争议,否则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葬送自己的全球市场。 安世半导体公司
【琅河财经】万科果然事大!业内曝祝某胜麾下已有十几人被查,前董事长郁某曾失联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