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一位未授大将军衔的大将 陈光,是一员战将,也是一员名将。 1928年4月,陈光作为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的一员,随宜章独立师及朱德、陈毅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上井冈上,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员。 红军时期,从排连长到红一军团红十师三十团团长、红十二师师长、红十一师师长、红二师红五团(红十一师改编)团长、“少共国际师”师长、红二师师长、陕甘支队一纵队(红一军团改编)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红四师(红三军团改编)师长、红军大学一科科长兼学员、红一军团代军团长,曾经被与王良(接替林彪任红四军军长,后牺牲)、周昆(接替王良任红四军军长,后任红八军团军团长、八路军115师参谋长,抗战期间失踪)称为“林彪手下三杆枪”,1931年11月荣获二级红星奖章。 抗战时期,奔赴山东抗日并发展根据地,为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长、115师代师长。 党的“七大”前夕,陈光作为山东战略区的代表,奉命回延安参加党的“七大”,并到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5月11日,党小组对陈光的“历史总结”中,在简述了对他的历史审查情况后写道:“陈光同志自农民出身领导游击战争始到现在,已成为我党有数的军事人才之一。亦看出他一贯忠心耿耿,为党为阶级事业虚心学习,联系群众的优良品质。在指挥作战中,机智英勇,曾创造出不少有名战斗范例。”作为党代表,陈光参加了党的“七大”,但未进入党的七届中央候补委员选举名单。 解放战争期间,奔赴东北,再随四野南下,为东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六纵司令员、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市卫戍司令、东北军区第一前线指挥所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 1954年6月,蒙冤去世。 纵观整个中共革命史上,代替林彪职务的只有五人:左权代替林彪任红一军团军团长,陈光代替林彪任红一军团军团长、八路军115师师长,徐向前代替林彪任抗日军政大学校长,罗荣桓代替林彪任八路军115师代师长。 1988年,陈光被中央平反(1986年老同志联名上书)中纪委书记陈云,要求为陈光平反),距离陈光蒙冤去世已经34年了。后《军事全科全书》中的“陈光”条目,按照开国大将规格撰写。 陈光,是共和国和人民军队的著名将领之一,也是一位没有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大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