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蔡,高三女孩在体育兼班主任的男老师办公室里被对方以“看看你多重”为由,多次抱起,而后又在校外被对方以“指导”投铅球姿势为由触碰隐私部位。女孩犹豫再三后和家人选择报警。事后,涉事老师拘留7日,并被学校开除。对此,女孩认为对涉事老师的处罚太轻。涉事老师却哭着表示,自己是被误会了! 河南新蔡一起校园纠纷引发全网热议,涉事体育兼班主任的男老师因猥亵他人被拘留 7 日并开除,可他却哭着喊冤要申请复议,声称自己是 “太负责遭怨恨”,而受害高三女孩则坚持处罚太轻,双方的激烈对立让这起事件更显复杂。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处罚结果公布后。被释放的涉事老师面对媒体镜头情绪激动,反复强调自己的行为是 “正常教学指导”,说自己平时早晚盯自习、周末带训练,对学生尽心尽力,可能是管理太严格才引发误解。 他提到自己正在收集 “平时负责教学” 的证据,准备向相关部门申请行政复议,试图推翻此前的处罚决定。这番表态与女孩的诉求形成尖锐矛盾,女孩在家人陪同下接受询问时眼神仍有闪躲,只说希望能得到更公正的处理。 时间拉回一个月前,这起事件的源头藏在看似常规的师生互动里。作为高三班的体育老师兼班主任,涉事老师经常以 “关心学生” 为由与学生单独接触。 第一次异常发生在他的办公室,当时只有女孩一人在汇报班级情况,老师突然提出 “看看你最近训练有没有变重”,不由分说多次将女孩抱起,每次停留两三秒才放下。女孩事后回忆,当时自己僵在原地不敢反抗,只觉得很别扭,但想到对方是班主任,又担心影响备考,便没敢声张。 一周后,老师以 “校运会投铅球项目需要加强指导” 为由,将女孩约到校外一处僻静的训练场地。当时周围没有其他学生,老师在示范动作时突然贴近,双手以 “矫正姿势” 为由触碰女孩隐私部位。这次肢体接触让女孩极度恐慌,她挣脱后借口身体不适匆匆离开,回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很久。 纠结了整整三天,女孩在母亲的反复询问下才说出实情。家人起初考虑到孩子正读高三,担心事情闹大影响学业,也曾犹豫是否要息事宁人,但想到老师的行为可能并非首次,最终还是选择报警。 警方介入后立即调取了学校监控,虽然办公室内没有录像,但门口监控拍到女孩进出时神色慌张,校外训练场地附近的民用监控则记录下两人接触的画面,结合女孩的详细陈述,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调查取证过程中,警方也遇到了校园骚扰常见的难点。这类行为多发生在相对私密的空间,缺乏第三方证人,且施害者往往以 “教学”“关心” 为借口模糊行为界限。 但结合《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猥亵他人的界定,警方认定涉事老师的肢体接触超出正常师生交往范畴,最终作出拘留 7 日的处罚。学校在收到警方通报后,迅速启动师德师风调查,依据教职工管理条例当场作出开除决定,并向全校教职工通报事件以作警示。 法律界人士针对处罚力度解释称,行政拘留 7 日符合猥亵他人的一般处罚标准,但如果受害者后续能提供更多证据证明伤害程度,可依法申请重新鉴定,追求更严厉的处罚。而行政复议的结果则取决于复议机关对事实和法律适用的重新审查,若涉事老师无法提供新的有力证据,复议成功的可能性较低。 近年来校园内类似事件时有发生,多因师生权力不对等、行为界限模糊导致。教育部门多次强调,学校需明确师生交往的行为准则,加强对教职工的师德培训,同时畅通学生求助渠道,让受害者敢于发声。此次新蔡的这起事件,也再次引发了对校园安全防护和师德监管的讨论。 从办公室的异常拥抱到校外的不当触碰,从报警维权到处罚引发的争议,这起事件暴露了校园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涉事老师的复议申请能否成功,女孩的诉求能否得到回应,仍有待后续进展。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