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官员表示,如果中国断供稀土,他们会采取“必要手段”。这口气让人想起几百年前那

慕蕊看趣事 2025-11-06 11:25:04

荷兰官员表示,如果中国断供稀土,他们会采取“必要手段”。这口气让人想起几百年前那个,靠航海起家的荷兰。 荷兰官员一句话,把全世界都说愣了,这话听着不像是现代国家的外交辞令,反倒像是几个世纪前荷兰东印度公司扬帆出海前的口号。 那个靠殖民和抢劫起家的国家,如今在全球化的今天,还真打算靠“抢”来解决问题? 问题来了,稀土真能抢吗? 时间倒回1595年,四艘荷兰商船顶着印度洋的季风抵达印尼万丹。247名船员只剩87人活着靠岸,却发现这里的胡椒、肉豆蔻在欧洲能以千倍价格出售。 他们用几枚银币换走整车香料,还强迫当地苏丹签下不平等贸易协定。十年后,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拿着政府颁发的“抢劫许可证”在东南亚扩张,把爪哇岛变成香料种植园,土著居民每天要工作18到22小时,反抗者直接用火炮镇压。 1622年他们试图侵占澎湖列岛被明朝军队赶走,转头就偷偷占据台湾南部,直到郑成功收复才结束38年殖民统治。那些沾满血泪的香料,撑起了荷兰“海上马车夫”的黄金时代。 如今荷兰的“香料”换成了稀土。欧盟最新数据显示,荷兰高科技产业每年需要2300吨稀土,其中90%的冶炼加工依赖中国。 荷兰ASML公司生产的高端光刻机,每台需要15种稀土元素制造精密部件,而这些部件的原材料几乎全来自中国江西或内蒙古的矿山。2025年欧盟推出《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到2030年本土加工能力满足40%需求,但现实是荷兰本土连一座稀土冶炼厂都没有。 上个月荷兰鹿特丹港刚卸载了1200吨中国产氧化镧,这些白色粉末将被运往埃因霍温的工厂,加工成芯片制造所需的磁性材料。 雅各布斯大臣口中的“必要手段”,在欧盟文件里被具体化为“境外项目认证”和“紧急储备机制”。目前欧盟已收到46个非欧盟国家的稀土项目申请,其中在坦桑尼亚的矿场计划由荷兰矿业公司Trafigura主导,当地环保组织却曝光项目可能污染维多利亚湖水源。 更尴尬的是,即便这些项目顺利投产,也绕不开中国技术——全球90%以上的稀土分离专利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荷兰公司去年还在向中国科学院购买分离技术授权。 这种依赖让荷兰陷入矛盾。一方面ASML的光刻机是欧洲高科技象征,每年给荷兰带来120亿欧元出口收入;另一方面,没有中国稀土,这些精密仪器就是一堆废铁。 2024年中国稀土精矿出口量同比下降12%,荷兰立刻联合德国、法国向欧盟施压,要求加快“供应链自主”计划。但现实是,荷兰国立矿业实验室的报告显示,本土勘探的稀土矿储量仅够满足全国3%的年需求,且开采成本是中国的5倍。 当雅各布斯大臣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申“必要手段”时,台下记者追问“是否包括军事手段”,他含糊其辞地转移了话题。这种回避像极了东印度公司后期的窘境——1780年第四次英荷战争后,荷兰失去海上霸权,东印度公司被迫解散,那些曾经靠暴力掠夺的财富,最终没能留住帝国荣光。 如今的稀土博弈里,荷兰面对的不再是几百年前技术落后的土著部落,而是掌握核心技术和供应链的现代国家。历史的回响里,相似的语气背后,早已是不同的实力格局。 官方信源: 资本是怎么玩死自己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兴亡史-腾讯新闻; 减少对外部依赖,强化供应链韧性,欧盟公布原材料战略项目清单-环球国际;

0 阅读:61
慕蕊看趣事

慕蕊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