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荒”在美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制度周期的副产品。 美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政策缺乏长期性,4年或者8年就翻一次,也没有执行有效的国家经济体系。 稀土这个事十几年前就开始喊,到现在没人做。 也想不到未来谁会去做,资本财团不愿意做吃力不讨好的事,美国也没有央企。 都知道稀土重要,但是稀土产业一年在全球也就不过几百亿美元(稀土产业链的整体市场规模,包括从矿产开采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价值),2024年为570亿美元左右,预计2025年突破600亿美元。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2025 年 1 月发布的《矿物商品摘要》(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25) 官方数据,美国每年稀土消耗总价值约为 4.3 亿美元,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国内生产稀土精矿:价值 2.6 亿美元 (4.5 万吨 REO 当量) 进口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价值 1.7 亿美元 (约 8,000 吨) 也就是说,美国年稀土消耗仅 5 亿美元,而计划投资 3000 亿美元(能源部估算),按照美国现在年需求,投资回报期长达600 年(不计需求增加与通胀)。 对美国财团来说,年投入也得数十亿上百亿,周期起码10年,甚至都不止,而回报很少,10年后也不过可能就1000来亿市场规模(不是利润),还是全球稀土产业链的整体市场规模1000来亿——投资需求(3000 亿)与美国刚需市场规模(5 亿 / 年)严重失衡,商业可持续性为零,就是赔本的买卖。 属于典型的长期投资、见效缓慢、利润负数的产业。 政治口号和落实到底,那是两回事。 当然,对于美国的铁粉来说,包括美国在国内的川粉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 只要特朗普吹几个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