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最大规模IPO诞生了 当赛力斯以140.16亿港元募资净额登陆港交所,创下中国车企IPO规模新纪录时,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资本里程碑,更是中国汽车产业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底气宣言。曾几何时,我们谈起高端汽车,满是对海外品牌的仰望;说起核心技术,总绕不开“卡脖子”的焦虑而如今,中国车企用一场惊动全球资本的IPO,证明了自主创新的力量从来不会被低估。 这份底气,藏在133倍的超额认购里。22家基石投资者争相入局,1700亿港元的认购总额,背后是资本市场对中国新能源赛道的坚定信心。要知道,这不是盲目跟风的热度,而是对赛力斯十年深耕的认可——从2016年全面转型新能源,到与华为联手打造问界品牌,从魔方平台到超级增程技术,每一步都踩在“技术为王”的关键点上。前三季度53.12亿元的净利润、超30万辆的销量,就是最硬核的成绩单。 更让人振奋的是,这场IPO打破了太多“不可能”。它让赛力斯成为国内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更让西部产业基金登上全球资本舞台,为中国产业资本出海树立了典范。募资的70%将投入研发,20%用于全球营销与充电网络建设,这种“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布局,恰是中国车企从“规模取胜”到“质量领跑”的缩影。 回想几十年前,中国汽车工业从一片空白起步,如今不仅连续15年蝉联全球产销量第一,更在新能源领域占据全球六成以上市场份额。从吉利收购沃尔沃实现技术反哺,到奇瑞、长城深耕海外,再到赛力斯登陆港股开启全球化新篇章中国车企早已不是“复制者”,而是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引领者”。欧洲市场的落地、海外销量的激增,都在诉说着“中国智造”的全球吸引力。 这场IPO从来不是终点,而是中国汽车产业向“品牌强国”迈进的新起点。当资本与技术双向赋能,当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壁垒,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全球高端汽车市场,终将刻满中国品牌的名字。你身边有多少人开上了中国新能源车?你觉得中国车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