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一名地下党投靠了日军,而当他见到日军队长后,突然拿出手枪,对着日军队

熹然说历史 2025-11-05 23:58:09

1940年,一名地下党投靠了日军,而当他见到日军队长后,突然拿出手枪,对着日军队长后脑勺开了两枪。随后翻墙逃走。 当叛徒和忠臣只在一念之间,当生死存亡系于瞬间判断,1940年开封城那个血雨腥风的夜晚,一个看似”投降”的地下党员走进了日军大本营。他带着特制的手枪,面对着天皇的亲外甥,那一刻,究竟是真心投靠还是精心布局? 抗日战争期间发生的这起刺杀事件,至今听来仍让人热血沸腾。这可是历史上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情,绝非什么抗日神剧的虚构情节。 吴凤翔,这个名字在那个年代并不为人熟知,但他所做的事情却震惊了整个华北地区。1940年5月,河南郏县这个普通农家子弟,凭借一己之力,在敌人的心脏地带完成了一次堪称经典的刺杀任务。 事情要从吴凤翔的身世说起。他生于1913年,原名吴秉一,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胆识。吴凤翔,中共地下党员,潜伏于军统豫站行动队。1938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一直在河南地区从事地下工作。1939年6月,因为向延安输送进步青年的活动暴露,吴凤翔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押。1940年3月,经过周密策划,他成功带领狱友冲出监狱,重新投入到抗日斗争中。 他还有一位老上司,名叫牛子龙,时任军统行动组组长,同样也是一位地下党员。牛子龙是吴凤翔在郏县师范读书时的老师,两人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更重要的是,牛子龙发现吴凤翔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射击天赋,尤其是双手同时开枪的绝技,命中率极高。 要刺杀的目标是吉川贞佐,这个人在日军中地位显赫,是日本天皇裕仁的亲外甥,1939年秋被委任为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总部设在开封。吉川贞佐这样的恶行不仅导致许多抗日志士牺牲,也给当地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据伪河南警务厅统计,特务机关仅在1939年下半年就抓捕中共人员466人、国民党人员105人。吉川本人一次就下令杀害抗日志士120余人。 1940年5月,延安和重庆罕见地达成了合作意向,共同除掉这个恶魔。军统河南站站长岳烛远接到戴笠的命令后,将刺杀吉川的重任交给了牛子龙。牛子龙经过反复考虑,选中了吴凤翔来执行这个九死一生的任务。 计划的第一步是取得吉川的信任。吴凤翔按照牛子龙的指示,主动接近吉川的心腹权沈斋,声称自己要”归顺皇军另谋出路”。为了增加可信度,他还提供了一份伪造的共产党”花名册”。权沈斋起初还有戒心,专门询问他是否认识牛子龙。吴凤翔巧妙地承认了师生关系,还主动表示可以想办法把牛子龙骗到开封来。这番话让权沈斋大为兴奋,立即向吉川汇报了情况。 为了进一步取信日军,吴凤翔按照事先约定,提供了一批从牛子龙处获得的左轮手枪和爆破伞。这些”投名状”让吉川贞佐彻底打消了疑虑。1940年5月16日,开封城西郊的董章镇出现了一支百余人的队伍,他们在郊外接受了日军的点验。 5月16日的会面中,吉川贞佐试探性地询问了关于共产党、游击队和军统豫站的情况。吴凤翔早有准备,用编造的情况对答如流,让吉川很是满意。会谈结束时,吉川命令卫士拿出两张特别通行证,约定第二天带副司令王宝义来商谈队伍收编事宜。 5月17日傍晚6点,刺杀行动正式开始。吴凤翔和王宝义凭借特别通行证大摇大摆地进入山陕甘会馆。这是清朝年间由三省富商修建的庭院式建筑,此时已成为日军特务机关的大本营。按照分工,吴凤翔负责西屋的吉川,王宝义负责南屋的翻译官陈凯。 正当他打算终止行动时,一名守卫突然开门走出来,吴凤翔当机立断举起枪。突发状况让吴凤翔来不及多想,一枪将卫兵击毙在门口,随即冲进屋内。屋里除了吉川外,还有几名日军军官正在开会。吴凤翔迅速开枪,先击毙了一名持刀的日军军官,然后转身向吉川射击。 关键时刻,手枪出现故障,连开两枪都没有击发。狡猾的吉川趁机翻滚逃跑,吴凤翔当即拔出另一支驳壳枪,对准吉川连续射击,当场将其击毙。与此同时,王宝义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两人迅速收拾重要文件,趁着日军增援赶到前成功撤离。 这次行动的战果超出预期,除吉川贞佐外,还击毙了日军驻开封部队参谋长山本大佐、日军视察团团长瑞田中佐、宪兵队长藤井治少佐等多名高级军官。吉川成为日军在中原战场被击毙的首位将官级别人物。 消息传出后,《河南民报》首先披露了这一震惊中外的事件,世界上有7个国家的报纸相继刊登了这条新闻。吴凤翔等人被誉为”大无畏民族英雄”。受到重创的日本军方从此再也不敢设立新的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职位。 抗战胜利后,吴凤翔受到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49年,他还应邀参加了开国大典,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1983年,这位抗日英雄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 一个看似简单的”叛变投敌”,背后却是精心策划的绝地反击。吴凤翔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在那个民族危亡的年代,有多少这样的无名英雄在敌后默默战斗?你觉得这样的刺杀行动在当时有多大风险?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