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禁,我就换! 荷兰刚加禁半导体设备,格力立马取消进口 谁能想到,荷兰刚跟风

非常盘点中 2025-11-05 17:23:41

你敢禁,我就换! 荷兰刚加禁半导体设备,格力立马取消进口 谁能想到,荷兰刚跟风美国加码半导体管制,把能造 14-28 纳米芯片的 NXT:1970i 型 DUV 设备塞进禁运清单,连已售设备的维护都要卡脖子,摆明了想断咱们的芯片生产线。 可他们千算万算没料到,格力直接掀了桌子。21.8 亿的进口订单说撤就撤,一分不留全砸给了北方华创和中电科 48 所,更狠的是国产设备居然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交货,这哪是被动接招,分明是给荷兰上了堂 “产业链反制公开课”! 荷兰这波操作,本质是被美国架着走的。自从 2023 年美国逼着荷兰禁了 EUV 光刻机,今年又加码施压,非要把成熟制程的 DUV 设备也卡了。荷兰外贸大臣嘴上说着 “为了安全”,实则全程盯着中国市场。 毕竟全球 30% 的半导体设备市场都在中国,而 ASML 2023 年近三成的销售额都来自中国大陆,2024 年一季度更是冲到了 49%,中国早成了它的 “钱袋子”。 可荷兰架不住美国的胁迫,硬是把 NXT:1970i 这类主力机型加了管制,甚至搞起 “售后封锁”,以为这样能拿捏中国企业。 但格力的反应直接打了他们的脸,要知道,NXT:1970i 是造中高端工业芯片的关键设备,格力的智能家居、新能源产品线都得靠它。 可人家根本不慌,转投北方华创后,拿到的国产 DUV 设备不仅在光刻精度、产能稳定性上追平了进口款,还适配了自家的芯片制程需求。 中电科 48 所更给力,原本 12 个月的交货期直接压缩到 8 个月,连安装调试都比 ASML 快半个月,算下来反而抢回了生产时间。这哪是 “替代”,分明是 “升级”! 最慌的其实是 ASML,禁令宣布当天,它的股价就跌了 5%,今年以来从高点回落近 30%,瑞银直接把评级从 “买入” 调成 “中性”,还预估它 2025 年中国收入要跌 24%。 ASML 现任 CEO 富凯早就抱怨过,这种限制纯属不明智,反而会逼着对方自力更生;前任 CEO 温宁克更直白,“要是不分享技术,他们迟早自己造出来”。 现在这话成真了,格力撤单只是开始,国内不少晶圆厂都在把进口订单转向北方华创、上海微电子,ASML 的中国订单积压量已经肉眼可见地缩水。 荷兰政府自己也骑虎难下。新首相斯霍夫上任前还说 “要考虑 ASML 的经济利益”,毕竟这是荷兰最大的科技企业,养活了一大批上下游配套厂商。可真到了决策时,还是扛不住美国的压力。 结果呢?ASML 的工厂开始裁员,荷兰半导体设备出口额三季度同比跌了 18%,那些靠 ASML 吃饭的配套企业更是怨声载道。有荷兰媒体吐槽:“为了美国的‘安全’,砸了自己的饭碗,这买卖也太亏了!” 更关键的是,格力的操作不是孤例,而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集体觉醒。2018 年咱们的芯片自给率才 15.9%,到 2023 年已经涨到 23.3%,今年上半年芯片产量更是同比暴涨 28.9%。 虽然光刻机整体国产化率还不足 5%,但像北方华创这样的企业已经实现了从 0 到 1 的突破,能满足中低端芯片生产需求;上海微电子的 28 纳米 DUV 设备也在加速量产,再过两年说不定能跟 ASML 同台竞技。 与此同时,咱们的芯片进口额从 2021 年的 4400 亿美元跌到 2023 年的 3500 亿美元,进口依赖度正在快速下降。 荷兰这波禁运,反而成了国产替代的 “催化剂”。以前不少企业觉得进口设备稳妥,舍不得换;现在一看国外说卡就卡,纷纷加速国产设备验证。 就像 ASML 担心的那样,限制越严,中国的研发动力越足。格力撤单 21 亿看似是笔生意,实则是给所有中国企业打了个样:与其在别人的供应链上看脸色,不如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说到底,半导体产业从来不是 “卡脖子” 就能赢的游戏。ASML 的设备里有上万个零部件,原本就依赖全球供应链;而中国有最大的市场、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还有持续的研发投入。 荷兰跟着美国搞禁运,本质是破坏了自己的生态。现在 ASML 忙着跟荷兰政府求情,想放宽管制;荷兰外贸大臣也开始偷偷找中国企业 “解释”,生怕彻底丢了市场。 这波反制确实够狠,但狠得在理。毕竟在产业链的硬实力面前,再嚣张的禁运也只是纸老虎。ASML 要是再不清醒,再过几年可能连中国市场的边都摸不着了。毕竟咱们的国产设备可不等人。

0 阅读:147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