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对外正式宣布 自从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后,德国能源密集型产业就没好过

薛彤作琴 2025-11-05 16:30:29

德国对外正式宣布 自从 2022 年欧洲能源危机后,德国能源密集型产业就没好过。之前俄罗斯天然气供应锐减,德国不得不从美国、卡塔尔高价买液化天然气,电价跟着一路飙升。 2023 年德国工业用电均价达到 0.38 欧元 / 千瓦时,是 2020 年的 3 倍还多,而同期美国工业电价才 0.08 欧元 / 千瓦时,中国也只有 0.07 欧元 / 千瓦时左右。就拿德国最大的钢铁企业蒂森克虏伯来说,2024 年光是电费支出就比 2020 年多了 12 亿欧元,为了降成本,他们不得不关掉了多特蒙德工厂的两座高炉,裁员近 2000 人。 不止钢铁行业,巴斯夫在路德维希港的化工基地,2024 年因为电费太高,把部分乙烯生产环节转移到了美国得克萨斯州,那里的电价还不到德国的四分之一。 这次的补贴政策,就是冲着解决这个问题来的。根据赖歇部长在发布会上公布的细节,补贴对象主要是电解铝、钢铁、化工、玻璃制造这几类用电大户,这些行业的年用电量都得超过 100 千兆瓦时才能申请 —— 大概相当于 10 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补贴后的电价会控制在 0.08 欧元 / 千瓦时左右,和美国的工业电价基本持平。具体怎么补呢?不是直接给企业发钱,而是采用 “差价补贴” 的方式:企业先按市场电价缴纳电费,然后政府根据实际用电量,把市场电价和 0.08 欧元 / 千瓦时之间的差额补给企业。 为了防止企业浪费电,政府还加了个条件:享受补贴的企业,必须承诺未来 3 年不把生产线转移到国外,还要在节能改造上投入至少 5% 的营收。 为啥德国非要花这个钱?看看行业数据就知道了。2024 年德国能源密集型产业的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28%,提供了近 120 万个就业岗位,要是这些企业撑不下去,整个德国工业体系都得受影响。 更关键的是国际竞争力,2024 年德国电解铝的出口量比 2020 年下降了 35%,主要就是因为成本太高,被中国、美国的企业抢了订单。 就拿汽车用的铝合金来说,德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比中国同行高 20%,不少德国车企比如宝马、大众,都开始从中国进口铝合金零部件。 赖歇部长在发布会上也直言:“如果不帮这些企业降成本,再过两年,可能德国一半的电解铝产能都要搬到国外去,到时候不仅是就业问题,连汽车、机械制造这些下游产业都会跟着受牵连。” 不过这个政策也不是没有争议。德国联邦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就公开表示,补贴计划每年大概要花掉 28 亿欧元,这笔钱得从财政预算里挤,可能会影响其他民生项目的投入。 还有环保组织批评说,补贴电价会让企业失去节能的动力,不利于德国实现 2030 年碳减排目标。毕竟这些能源密集型产业本身就是碳排放大户,2024 年德国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 15%,要是企业因为电价便宜就放松节能,之前定下的碳中和计划可能要打水漂。 面对这些质疑,赖歇部长在后续的采访中解释,政府已经考虑到了环保问题,享受补贴的企业必须每两年提交一次碳减排报告,要是没达到减排目标,就会取消补贴资格。 而且政府还计划从 2027 年开始,逐步降低补贴力度,每年把补贴电价提高 0.01 欧元 / 千瓦时,到 2030 年完全取消补贴,让企业慢慢适应市场电价。 “这不是长久之计,只是给企业争取时间,让它们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节能改造和技术升级,最终还是要靠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 赖歇部长这样说道。 现在德国的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了,蒂森克虏伯宣布,拿到补贴后会重启多特蒙德工厂的一座高炉,还计划投资 8 亿欧元建设一座氢能炼钢试点工厂; 巴斯夫也表示,会把原本转移到美国的部分产能迁回德国,并加大在碳捕捉技术上的投入。至于政策效果如何,恐怕要等到 2026 年补贴正式实施后,才能慢慢见分晓。 信息来源:德国经济和能源部官网关于补贴电价政策的公告

0 阅读:5
薛彤作琴

薛彤作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