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扩招,导师快扛不住了,学术真能跟上吗? 上海交大这三年来博士生招生规模持续

能工智人 2025-11-04 19:56:37

博士扩招,导师快扛不住了,学术真能跟上吗? 上海交大这三年来博士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招收3500人,到2025年将增至4000人,明年计划进一步增加到5000人,三年累计增长超过四成。校本部预计承担约4000人的招生名额,其余名额分配至附属医院和研究院等单位,但最终招生人数仍需以教育部的批复为准。 这不是盲目扩招,而是根据重点学科来增加名额,材料、AI、生物医学这些国家重视的领域,博士名额最多,医院也在积极招人,仁济、瑞金这些大医院科研任务重,需要博士生承担工作,企业合作项目增多,商飞、华为这些公司直接招聘人才,工程博士招生规模扩大,文科专业保持稳定,一些冷门专业反而缩减编制。 不只是交通大学在扩大博士生规模,清华大学明年博士生人数将达到近五千人,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每年增长都超过百分之十,全国平均增速只有百分之八,这几所高校跑得最快,普通省属高校没有跟着扩张,说明顶尖高校确实具备条件和资源自己加码。 有人担心扩招后博士生培养质量下降,现在每位导师平均指导五到六个学生,规模扩大到五千人后,平均每位导师需要带七个学生,这样的工作量确实难以承受,论文盲审通过率虽然较高,但查重数据从未对外公布,外界无从判断论文的实际水平,企业方面反馈交大博士生的实践能力较强,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反映出学校的培养方向已经发生转变。 背后的推动力确实很大,张江地区新建了许多实验室,正缺人手开展研究工作,人工智能工具越来越先进,能够帮助博士完成重复性实验任务,提升整体效率,也让实验室有能力招收更多人员,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也很激烈,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早已取消统一考试招生,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申请人如果没有发表过SCI二区以上的论文,连基本门槛都达不到,这样一来,扩大招生规模反而不用太担心,因为招进来的学生本身基础就很扎实。 这件事挺有意思,表面上是招收更多科研人员,实际上是整个科研体系在调整,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博士,也不是每位学者都能指导博士,扩招只是新规则的起点。

0 阅读:86
能工智人

能工智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