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在一处路口,停靠着一台卡车,卡车平平无奇,但是卡车上面的东西,令人咂舌——车上装载了满满当当的现金。有目击者称,如果车上装的是真金白银,按照这个平方来核算,起码过亿。面对这样的大场面,很多网友都纷纷拍视频发到自己社交媒体。而问题是,这些钱,是真是假? 法治视讯10月28日报道了这则新闻。据报道称,车主坚称:这些钱当然是真的啊。并且强调,“卡车可以不是我的,但是这些私房钱必定是我的”! 某一天晚上,网友散步来到一处街道,就在街道的拐弯处,他看到了一辆卡车停放在那边。更令自己惊讶的是,车子上装满了毛爷爷! 看到这么多的“红色”,鲜艳、光彩、夺目,这辈子都没有见到如此场景啊!于是,网友赶紧拿出手机,拍摄了视频。 而路边的路人逐渐增多,看热闹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大家都纷纷驻足观看,也都忍不住拿手机拍照。 有不少路人指出,按照卡车的实际载量,这边起码有上亿的毛爷爷啊。更可笑的是,卡车的外面还写了三个大字——私房钱。 也就是说,车主就是故意拉着这一车的毛爷爷,溜达到大街上来炫耀的。这个时候,车上下来一位疑似是车主的人。 很多路人纷纷询问:“请问,这车子是您的吗?”谁知道,车主笑笑说:“卡车可以不是我的,但是这些私房钱绝对是我的。” 路人又问道:“那么,这些钱都是真的吗?”车主则表示,绝对是真的,因为车子周围全都安装了摄像头,所以也不害怕有人来把自己的钱拿走。 车主又解释道,自己之前是做数字货币买卖的,因为做过加密处理,加上车子周围有很多探头,所以根本不担心会被偷。 这件事也不知道真假,后来有人报警,工作人员来到现场处理的时候,这位车主又矢口否认,跟工作人员交代,这些都是假钱,全都是道具,自己闹着玩的。 车主前后口供不一,到底是真钱还是假钱呢,毕竟这件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大家都很想要知道真相。因此,记者就跟当时来现场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谁知道,工作人员却回答:具体情况不便透露。这下,让原本就扑朔迷离的事件,距离真相更加遥远。 1.“真钱变道具”,这样的反转,是否存在利用公众的好奇、上演流量闹剧呢?这类行为是否违法呢? 第一,这类哗众取宠的行为涉嫌扰乱公共秩序,会面临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在公共场所制造“亿元现金”等视觉冲击,可能会引发恐慌,或者浪费资源,此举涉嫌违法,并且扰乱公共秩序。如果行为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则可能面临更加严厉的处罚。 随意在大街上摆放毛爷爷,暂且也不知道真假。如果是真金白银,这种视觉冲击力度可能会扰乱公共秩序,因为引发众人围观;如果是道具,制造假钱,以假乱真,此举可能构成伪造货币罪。 第二,如果编造故事、故意引导流量,此举也涉嫌违法。 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如果通过编造事实,如声称兑换数字货币,吸引流量,可能涉嫌虚假信息传播,误导舆论的行为属于违规。 刻意在街道周围上演真钱秀,后来又变成道具,这类行为存在刻意策划、夸大传播等特征。很有可能是一场利用公众好奇心上演的流量闹剧,确定如此,将会面临法律的严惩。 2.针对卡车装大批现金这件事,相关工作人员已经调查,但是记者追问,却回复“具体情况不便透露”,这样的答复,是否比亿元现金更耐人寻味呢?这样的回复,是否存在工作失责的情况? 根据《信息公开条例》以及《复议法》相关规定,相关机关,有权对第三方而合法权益的信息进行保密,是否公开则由部门决定之后再定。如果回复“不便透露”,可能属于依法行事裁量权,而非实则行为。 如果调查尚未完成,暂时不公开相关细节,则符合要求。但是,如果已经形成结论,但是却因为没有正当理由而拒绝公开,则可能涉嫌不作为,因此,需要综合各项情况来作判断。 总之,到目前为止,“亿元变道具”的事件,还没一个正式的通报,希望尽快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对此,大家是否也很好奇呢,各位都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