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两岸统一,洪秀柱这次真让人心凉!直言两岸应先签“和平协议”再谈统一,可从台湾

寻觅往昔风华 2025-11-04 11:32:07

谈到两岸统一,洪秀柱这次真让人心凉!直言两岸应先签“和平协议”再谈统一,可从台湾离家至今都几十年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11月初,洪秀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两岸可以先签和平协议,再循序推进统一”,一时间在岛内外引发了巨大的讨论,她的原意是希望通过制度化安排,结束敌对状态、减少误判风险,这本身听上去很理性,但问题在于,这样的提法太像是在给统一按下“缓行键”。   洪秀柱曾经是台湾政坛最敢喊出“统一”的人物之一,她多次公开强调“两岸一家亲”“早日回归才是正路”,但这一次,她的语气变了,从坚定的“要统一”,变成了“先谈和平”。   人们的疑问就来了,这是不是退了一步?是不是开始妥协?尤其是她在国民党内的象征意义,让这个表态更耐人寻味——连她都开始慢下来,那统一的方向还会被谁大声说出来?有网友直言,这不是态度温和,而是立场摇摆。你怎么看?   要说洪秀柱这一番话,确实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她曾被视为国民党“统派”的旗帜,如今却开始主张“和平先行”,让人不免怀疑,她是不是也被岛内的政治氛围裹挟了,台湾社会对“统一”两个字的敏感度越来越高,政治人物常常在压力下选择模糊表达,可问题是,统一不是个人情绪的问题,而是国家命运的大势。拖得越久,风险越大。   从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到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时间早已证明历史的方向是不可逆的,大陆在经济、科技、军事、国际影响力上已经具备压倒性优势,这个时候提出“再缓一缓”,确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和平协议本来是过程中的一种形式,但它绝不能取代目标,就像跑马拉松,路上休息可以,但终点不能换,洪秀柱若真为两岸和平考虑,就该更明确告诉民众——和平是统一的伴生物,不是统一的替代品。   很多人忽略了,统一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它直接关系到台湾民众的未来,统一之后,台企可以更深地进入大陆市场,年轻人可以共享更大的就业机会,文化交流也能更自由,这些实打实的好处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相反,一味强调“先和平”,听起来温柔,其实是把问题往后推。   拖得越久,台湾社会的心理距离就越大,年轻一代的认同感也在被消耗,等到哪天真正要推进统一,难度只会更高,有人说洪秀柱是在“理性降温”,但在大势面前,过度理性就是退让。   民族复兴的车轮早已启动,不会因为岛内一两个声音就停下脚步,国民党这些年口号越来越软,从“不统不独不武”到“和平保台”,再到“维持现状”,看似中庸,实则是困局,对大陆来说,统一不是选项,是必然,对台湾来说,统一不是风险,是出路,真正的智慧,不是拖延,而是顺势而为。   统一不该成为某种政治算计的筹码,更不该被包装成模糊的未来愿景,历史不会永远等人,洪秀柱的提法,或许出于善意,但在历史的洪流里,这种善意如果缺乏坚定,就会变成犹豫,国家的方向不该摇摆,民族的未来不容延误。   当大陆早已有实力、有决心、有战略定力去完成统一大业时,任何“再谈谈”“再等等”的声音,都会显得格外薄弱,和平不是退让的理由,而是统一的结果,我们不能再等,祖国也不能再被割裂。   真正的和平,是回归后的和平,真正的未来,是统一后的未来,历史的钟声已经响起,错过这一刻,就可能错过一个时代,你觉得洪秀柱的“和平协议”提法,是务实的策略,还是退缩的表现?   参考资料:参考消息——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寻觅往昔风华

寻觅往昔风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