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鹰派专家科尔比发出警告:不要与俄罗斯、印度、欧洲结成联盟对抗东方大国,否则最

修竹崽史册 2025-11-04 11:07:33

美国鹰派专家科尔比发出警告:不要与俄罗斯、印度、欧洲结成联盟对抗东方大国,否则最大的输家是中美,赢家是俄印欧。   科尔比不是街头喊口号的政客,而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国防部政策副部长,主导过2018年那份把中国定为头号威胁的国防战略,他反复强调,美国资源有限,再也经不起全球到处点火。   过去二十多年,美国在中东、欧洲同时烧钱,结果军舰造得慢、导弹库存空,解放军却在导弹和舰艇上实现量产追赶。   科尔比的逻辑简单:集中力量到亚太,拒止中国在西太平洋称霸,尤其是保住台湾这条线。   可华盛顿有些人偏不听,非要搞全球反华大联盟,拉俄罗斯进来制裁、拉印度进来围堵、拉欧洲进来分担军费。   俄罗斯那边,普京早把独联体打造成抵御西方的桥头堡,2025年10月杜尚别峰会直接推出“独联体+”框架,把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身份塞进来,间接把中国、印度、伊朗兜进同一个合作圈。   贸易额已经破450亿美元,中亚国家上半年对俄贸易还涨了4%,美国想用制裁把俄罗斯按死,结果莫斯科转身就把中亚能源、水电、铁路全盘激活,南北走廊避开西方航道,直通波斯湾。   华盛顿越制裁,俄罗斯越抱紧东方大国,形成事实上的资源互补,科尔比警告过,忽略中俄深度绑定,就是战略盲点。   新德里从不缺大国平衡术,一面拿美国QUAD当筹码,一面在金砖、上海合作组织里跟中国谈基建、谈数字卢比。   2025年东盟峰会,美国给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统一19%关税,想挖RCEP墙角,可印度早把“中国+1”供应链玩成熟了,越南工厂背后还是中资设备。   美国想让印度当反华先锋,印度却在算自己的小账:人口红利、技术中立、市场多元化,谁给实惠跟谁走,拉印度入伙?等于给新德里送一张空白支票,让它两头通吃。   特朗普上台头几个月,五角大楼就劝英国别把航母派去印太,专心盯俄罗斯。   北约峰会亚洲四国还是来了,可欧洲自己军费才到GDP 2%,乌克兰战场弹药还得靠美国补。   科尔比直言,欧洲没能力两头作战,硬要插手亚太,只会把资源烧光,结果俄乌冲突拖越久,欧洲越依赖美国天然气、美国武器,战略自主成了空话。   华盛顿想用欧洲当肉盾,欧洲却发现自己被当棋子,一旦亚太开打,美国第一个抽身,留给欧洲一堆烂摊子。   东方大国这边,从不主动挑事,却总被扣上“扩张”帽子,稀土牌、大豆牌、CIPS支付系统,一步步把美元霸权边缘化。   2025年中美稀土博弈,美国财政部长亲自飞北京谈,双方默契维持“斗而不破”,全球供应链谁也离不开谁。   美国企业调研显示,超半数已经在收缩对华暴露,转向“中国+1”,可核心技术、核心市场还是绕不开中国。   科尔比说,真正的威慑不是拉帮结派,而是让对手知道打不起,这话反过来也成立:美国越拉联盟,越让东方大国加速去美元化、加速朋友圈。   说到霸权,美国最怕的不是输给谁,而是盟友体系崩盘,特朗普第一任期就让北约国家人人自危,第二任期更直接:不交保护费就脱钩。   结果欧洲开始自己搞防务基金,日本韩国悄悄提高自主研发预算,台湾也在岛内建导弹厂。   华盛顿以为盟友会感恩戴德,其实大家心里门儿清:美国优先,就是别人靠边,科尔比的“拒止战略”要求盟友掏钱出力,可美国自己国防工业基础空心化,军舰下水周期翻倍,导弹产量跟不上消耗。   我觉得,科尔比这句话最狠的地方,在于点破美国战略的自我矛盾:想维持霸权,却用最笨的办法加速霸权流失。   拉俄罗斯等于逼中俄抱团过冬,拉印度等于给新德里送谈判筹码,拉欧洲等于让北约变成空壳。   华盛顿要是继续这条路,历史不会怜悯,只会冷眼旁观它把自己请出舞台。   你怎么看?

0 阅读:1

猜你喜欢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