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天·斯蒂格利茨说,中美两个国家都不太

地缘历史 2025-11-03 13:55:20

日前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天·斯蒂格利茨说,中美两个国家都不太高兴,美国不想当第二,中国压根儿也不想做老大。   这样的声音,其实这些年在咱们舆论场上一直有说,从奥巴马当政时想搞G2时就在调侃。   斯蒂格利茨这番话,是在上周出席《全球治理论坛》时说的。他直言,中美矛盾并不是所谓的“制度之争”,而是战略位置的错位。   美国就是不想当第二,而中国也根本没想着做世界第一。   这话一出,很多人一笑了之。可问题在于,这不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说。   早在奥巴马时代,美国就有人鼓吹“G2共治”,结果在中国这边被当成笑话。因为中国从来都没想过“共治世界”。   中国的思路始终很简单:把自己的事办好,别的国家愿意合作就合作,不愿意就别勉强。   但美国不这么看。美国的逻辑是,只要你发展得太快,超过我了,那你就是在威胁我。哪怕你不说一句争老大的话,我也要先下手为强。   这就是现在中美关系的真实底色。表面上是互怼,其实是美国心态崩了。   美国最怕的,不是中国“称霸”,而是中国“崛起得太自然”。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其实早在2015年就已经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了。   2024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高达32%,超过了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这四个工业强国加起来的总和。   这不是搞什么“野蛮扩张”,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成果。   可美国不这么看。2025年3月,特朗普再次挥起关税大棒,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新关税。   这已经是第五轮加税,总税率高达54%。说到底,就是不愿意接受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现实。   特朗普嘴上说得硬,心里却是慌的。美国自己知道,靠加税是挡不住中国的。   中国的回应很清楚:不以霸权为目标,但也不会任人宰割。   而更重要的是,中国没光说,还真做了。4月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中国明确提出“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   对非洲53个国家实行零关税政策,“一带一路”继续推进,全球合作伙伴越来越多。   中国不打口水仗,也不搞阵营对抗,但谁动手打压,中国就会还手。   在科技领域,华为Mate 60 Pro用上了国产5G芯片,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   北京大学今年3月还发布了二维晶体管技术,性能比台积电3纳米芯片快了40%。这不是靠嘴说出来的,是被美国逼出来的。   在经贸领域,中国2024年对全球151个国家投资了1438亿美元,同比增长10.5%。   特斯拉FSD系统在2025年2月落地中国,前提是接受了数据本地化的要求。就连马斯克都知道,中国不是谁都能谈条件的地方。   而美国这边,却是越打越乱,越打越孤立。   2025年,美国退出了世卫组织和《巴黎协定》,还扬言要对欧盟和墨西哥加税。结果呢?盟友一个个开始疏远,连日韩的态度都开始松动。   国会更是变本加厉。光是去年12月,就把136家中国企业列入管制清单,今年1月又加了11家。   可这些制裁,对中国影响早已不如以前。反倒是美国自己的供应链问题越来越严重。   特朗普想封锁中国高科技,但最后发现,封锁的是自己。   比如芯片。今年9月,中国对美国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而中芯国际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33%。   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几乎清零,这对美国来说,是实打实的损失。   但美国不敢承认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他们更愿意把国内的危机,甩锅给中国。   比如贸易逆差问题,美国政客老是夸大中国顺差给美国带来的“损失”,可实际占美国GDP的比例只有5%,还低于日本。   说到底,美国真正的问题,不是中国崛起太快,而是自己已无力维持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   斯蒂格利茨说得很明白:美国的问题在于自己不愿意接受多极化的现实。可世界早就不是冷战时代那个样子了。   2025年,全球南方国家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了全球的43.7%。美国再怎么挣扎,也不可能一个国家说了算。   中国的选择,是不称王、不争霸,靠实力说话。但这不等于软弱。中国知道,现在不是“谁大谁说了算”的时代,而是“谁有本事谁受尊重”的时代。   美国还在幻想“单极世界”,还在想着用制裁压垮中国。可现实是,中美贸易额占比已经降到12.3%,中国早就开始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了。   更重要的是,中国并不想当“老大”,但也绝不会再当“老二”。   中方的逻辑很清楚:要崛起、要发展、要合作,但不想也不需要做那个“世界警察”。   有能力是一回事,愿不愿意是另一回事。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说,中国压根儿就不想做老大,美国却偏偏不想当第二。   这才是中美关系的根本矛盾。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