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是咽不下稀土被中国拿揑这口气,财长贝森特表示,一年后再上谈判桌,中国在稀土

烟雨评社 2025-11-03 13:53:22

美国人是咽不下稀土被中国拿揑这口气,财长贝森特表示,一年后再上谈判桌,中国在稀土领域对美国的关键影响力,最多只能持续一到二年。意思很明显:中美贸易大战,美国还会卷土重来。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民族复兴事业的逻辑,中国只有通过决战对其彻底战而胜之,美国人才会心服口服。 要理解美国人这份 “不服气”,得先看看稀土这东西对他们有多重要。稀土里的钐、钆这些中重元素,是隐形战机涂层、导弹制导系统还有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核心材料,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的 F-35 战斗机,每架都得用掉近半吨稀土材料。 可尴尬的是,美国自己能开采稀土矿石,却没法把矿石变成能用的材料 —— 全球 90% 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都在中国手里,这道技术坎成了美国的硬伤。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专家都承认,在稀土领域美国处于 “完全脆弱” 的状态。 贝森特说要在一两年内打破依赖,可现实里的难度远超想象。有行业测算过,美国要重建完整的稀土供应链,得砸 1200 亿美元,花上 15 年时间,这比他们搞芯片法案的预算还多一倍。 更头疼的是稀土冶炼是出了名的 “耗电怪兽”,需要稳定的高功率电力供应,可美国的电网早就老化严重,很多线路和变压器都用了四五十年,夏天一热就容易大面积停电,根本撑不起高耗能的冶炼厂。反观中国,不仅有统一调配的大电网,电价还相对低廉,单这一点就让美国短期内很难追上。 其实这场稀土博弈早就是中美贸易战的延伸。从 2018 年美国率先发起贸易战开始,他们以为靠芯片技术能压制中国,没料到反而在稀土上被捏住了七寸。 2025 年 6 月中美刚签过稀土贸易协议,中国暂时恢复出口七类关键稀土,换美国取消对乙烷、晶片设计软件的限制,但中方只给了 6 个月的出口许可,明显留着谈判筹码。 10 月中国商务部发稀土出口管制公告时,还特意把附件改成 WPS 格式,要求用中文提交申请,这细节里都是掌握主动权的信号。 美国嘴上喊着 “不想脱钩”,身体却很诚实。贝森特一边威胁说中国要是 “出尔反尔” 就加征关税,一边美国国会又悄悄推《禁用敌对人工智能法案》,摆明了技术遏制的基调没改。 可真要撕破脸,美国自己的损失也不小。牛津经济研究院算过账,过去八年贸易战已经让美国 GDP 每年少增长 1.4 个百分点,相当于几千亿美元的损失,而美国进口的智能手机里 80% 都来自中国,想一下子找到替代供应商根本不现实。 现在双方的妥协更像是战术性的喘息。中国暂时放宽出口缓解了美国军工的燃眉之急,美国取消部分限制也给中国高科技产业松了口气,但根本的供需格局和技术壁垒没改变。 贝森特的表态与其说是信心,不如说是给国内军工企业和选民的承诺,毕竟重建供应链的漫长周期和巨额投入,可不是靠一句话就能解决的。这场围绕稀土的较量,本质上是全球供应链主导权的争夺,后续怎么走,还得看这一年里双方的实际动作。 归根结底,稀土这张牌,打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工业化的尊严。它告诉世界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合作,不是单方面的施舍;博弈,也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中国早就把态度摆在了桌面上: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0 阅读:63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