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风暴再起,在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之后,台湾南部民意集体退出中国国民党。

史鉴奇谈 2025-11-03 12:07:36

国民党风暴再起,在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之后,台湾南部民意集体退出中国国民党。 之前国民党内部总有些“骑墙派”,表面说“两岸交流”,暗地里却跟“台独”势力眉来眼去,尤其南部一些人,靠着国民党的资源吃饭,却不认同“一中”立场。   南部势力集体“跳船”的导火索,明摆着就是郑丽文那套鲜明到刺眼的两岸主张。她在胜选演讲里直接把“两岸同属一中”喊得震天响,还说“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的通关密语,甚至放话“不敢认同中国人就去民进党”。   这种毫不含糊的“深蓝”路线,就像往南部政坛的深水里砸了块大石头。要知道,国民党在南部本来就像在走钢丝,一些本土派人物常年打着“交流”幌子,暗地里却和绿营眉来眼去,一边蹭着蓝营的资源,一边对“一中”原则虚与委蛇。现在郑丽文直接把窗户纸捅破,这帮人立马坐不住了。   比如台南那位国民党籍民代蔡育辉,选后立马跳出来摊牌,说“郑丽文若继续‘亲中’路线,我想离开国民党”。   这种声音在南部基层更有市场:不少地方桩脚担心郑丽文的高调主张会吓跑中间选民,让国民党在2026年“九合一”选举中输得更惨。他们私下抱怨,过去那种“模糊空间”才是生存之道,现在新主席把话说得太死,简直是把南部蓝营支持者往火坑里推。   其实这场“跳船潮”背后,是国民党长期在南部经营的深层矛盾。当年朱立伦主政时,国民党高层对“九二共识”的表述就开始摇摆不定,甚至有人把它形容成“没有共识的共识”。   这种暧昧态度让南部政治人物有机可乘——他们表面喊“两岸交流”,实际却跟着民进党定义的“民意”走,把“抗中保台”当安全牌。结果就是蓝营在南部越来越没存在感,年轻选民被民众党吸走,传统支持者又觉得国民党“里外不是人”。   郑丽文的上台彻底打破了这种脆弱的平衡。她不仅明确将“九二共识”与一个中国原则划等号,还公开批评国民党过去“跟拜民进党”。   这种强硬姿态虽然赢得深蓝和军系党员支持,却让南部本土派感到窒息。他们担心被贴上“亲中”标签,更怕失去地方选票。于是,一些人选择在风暴来临前抢先跳船,试图用“割席”向绿营表忠心。   但这场地震真的全是坏事吗?未必。有观察人士指出,郑丽文的当选本身就是国民党基层“求新求变”的强烈信号。党员们受够了党的暮气沉沉,更厌恶内斗不止的陋习。   这次选举中,连占比七成的老年党员都毅然把票投给主张“世代交替”的郑丽文,说明“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已成党内共识。南部势力的退出,反而可能帮国民党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   郑丽文显然也意识到这点。她当选后立刻启动“团结之旅”,跑去台立法机构国民党团上演“大拥抱戏码”,接下来还要拜会县市长和党内外大佬。但她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改革”与“团结”——如果对南部势力让步太多,会寒了深蓝支持者的心;如果太过强硬,又可能加速分裂。她的解决方案是提出“该让就让,但不能整碗捧去”的蓝白合作思路,试图用2026年地方选举的战术让步,换取2028年“下架民进党”的战略胜利。   这场南部退党潮还暴露出国民党更致命的问题:中心思想的缺失。过去几年,国民党在两岸路线上反复横跳——一会儿说要“亲美友日和陆”,一会儿又推动“台美复交”议案,被嘲笑“蓝绿合流”。这种摇摆让基层无所适从,也给了骑墙派生存空间。郑丽文现在要做的,不仅是清理门户,更要重建国民党的精神内核。   值得玩味的是,面对国民党的内乱,民进党反而笑不出来。郑丽文出身绿营,深谙民进党的选举套路,她扬言要把国民党从“温驯的羊群”锻造成“会打仗的狼群”。这种战斗力让绿营紧张,毕竟国民党若真能厘清路线、团结一致,2028年选举势必掀起恶战。   南部的退党潮或许只是开始。郑丽文需要证明她的“两岸同属一中”论述真能吸引台湾主流民意,而不是孤芳自赏。她敢说“怕就不要出来混了”,现在就看这股狠劲能否镇住党内妖风,把国民党带出迷途。这场大戏的下一幕,注定更精彩。

0 阅读: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