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波稀土管控的分量,可不是简单涨涨价、减减量那么轻松,10 月 9 号商务部连发两道公告,把稀土从开采到冶炼的全链条技术都管起来了,甚至国外企业只要产品里中国稀土技术价值占了 0.1%,出口就得拿中国的许可证。 10月31号,荷兰那边突然扔出个重磅消息,出台了更严厉的芯片设备出口新规,把DUV光刻机的管控从7纳米直接下调到14纳米,ASML的1970i、1980i这些主力机型对华出口全得要许可证,审批周期还拉长到90天,连测量检测设备、计算光刻软件这些配套技术都一刀切管死了,甚至已售设备的维护都受限制。 这举动说白了就是跟在美国后面,对着中国半导体产业下狠手,可他们忘了,咱们10月9号商务部那两道公告早布好了局,这可不是简单的你来我往,是战略层面的直接对冲。 可能有人还没琢磨透中国这波稀土管控的分量,我告诉大伙儿,这绝不是涨涨价、减减量那么简单,10月9号商务部连发2025年第61号、第62号两道公告,把稀土从开采浸矿工艺、冶炼分离萃取,到钕铁硼磁材烧结甚至二次资源回收的全链条技术都管起来了。 更狠的是那个0.1%的标准——国外企业产品里只要中国稀土技术价值占比达到0.1%,出口就得拿中国的许可证,哪怕这东西是在境外生产的,哪怕经过了第三国中转,照样得受咱们监管。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说得明白,这是依法完善出口管制体系,不是针对特定国家,但谁在芯片领域卡咱们脖子,谁就得掂量掂量这话的分量。 荷兰这回看似强硬,实则是打了个糊涂仗,把自家经济命脉往火上烤,大伙儿都知道ASML是光刻机领域的王者,可这王者地位一半得靠中国市场撑着。 中国是ASML最大的DUV设备市场,贡献了全球35%的销量,2024年ASML28%的营收来自中国,其中DUV设备销售额占比近90%。 新规一落地,ASML股价当天就暴跌8.2%,市场预测要是彻底丢了中国市场,2025年营收得缩水12%,这可不是小数目。 更关键的是,荷兰半导体产业有12万从业人员,其中20%的岗位直接跟对华贸易挂钩,长期断供搞不好就得引发行业性裁员潮,荷兰政府真就没想过这些工人要吃饭吗? 要说最憋屈的得是ASML本身,嘴上得听政府的,身体却很诚实,正忙着“曲线救国”呢,他们新推出的NX2000系列机型,靠微调参数就想规避管制,客户花800万美元适配一下就能生产7纳米芯片,这几乎是明着在规则边缘试探。 还计划在苏州建技术服务中心,储备5亿美元关键零部件,把维修周期从45天压缩到15天,这不就是怕失去中国市场的实锤吗?企业比政府清醒多了,知道中国占全球半导体市场38%的份额,中低端芯片需求超过70%,这正是DUV设备的核心战场,没人愿意主动放弃这块蛋糕。 荷兰为啥非要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明眼人一看就懂,压力全来自大西洋对岸,9月底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接管中资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冻结资产还罢免中国籍CEO。 这事跟美国出口管制新规时间点高度重合,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的文件都显示,美国官员6月就施压荷兰外交部,要求撤换安世半导体CEO,以此作为不列入实体清单的条件。 这标志着咱们的管控从“源头资源”转向了“全链条价值”,不再是只盯着矿石,而是把技术输出的所有环节都管起来了。 10月9号下午商务部还联合海关总署,把稀土设备、原辅料、钬等5种中重稀土都纳入管制,11月8号就正式实施,政策设置了过渡期,还留了人道主义豁免,但底线清清楚楚。 有人说这是不是“断供”?商务部早就明确了,合规的民用申请都会批,不是要关闭出口通道,而是规范管理,防止有人把咱们的稀土技术拿去搞军事等敏感领域,这既是维护国家安全,也是履行防扩散国际义务。 北方稀土、中国稀土集团这些骨干企业早就表态要严格执行政策,包钢股份10月10号还调涨了稀土精矿价格,这就是产业主导权的体现。 荷兰现在是骑虎难下,一边是美国的压力不敢违抗,一边是自家企业的损失扛不住,ASML股价暴跌、行业协会呼吁重新评估政策,经济大臣都开始说要“重新审视14纳米管制标准”,这背后全是对产业生存的焦虑。 他们忘了,半导体产业是全球化的产物,你卡我设备,我扼你造设备的“粮食”,最后只会两败俱伤,而咱们手里的稀土牌,是几十年产业积累打出来的,不是临时抱佛脚来的。 这事儿还没完,接下来就看荷兰能不能从“美方松绑、自己被套”的尴尬里走出来,也看ASML这些企业能不能扛住政府的非理性政策。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摆在这里,全链条技术管控的篱笆已经扎紧,谁想跟咱们玩“卡脖子”的游戏,就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本钱,咱们不惹事,但绝不怕事,这就是当下中荷博弈最真实的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