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正武装到牙齿,准备再次改造欧洲】
(电讯报,DS翻译摘要)**德国军事重整:从扫帚杆到欧洲最强陆军**
当德国第371装甲掷弹兵旅的士兵在挪威参加联合演习时,他们本应展现北约精英快速反应部队的实力。然而,由于装备严重短缺,这些德国士兵被迫在运兵车上使用涂黑的扫帚杆来代替机枪,军事演习沦为一场闹剧。
这起十余年前的尴尬事件,只是当时联邦国防军装备短缺问题的缩影。在另一次关键演习中,德军甚至被迫使用普通奔驰货车代替装甲车。尽管柏林方面试图淡化扫帚杆事件,但在盟友眼中,这无疑是德国长期忽视军费投入的象征。独立防务分析师弗朗西斯·图萨指出:"他们当时被视为笑话。"
但时过境迁。面对俄罗斯的侵略行径,德国战争机器正在重新崛起,展现出不容小觑的实力。
**历史性转型**
在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推动的激进改革下,柏林今年已解除所有国防预算的财政限制,致力于打造欧洲最强大的军队。这项改革为价值数千亿英镑的坦克、火炮、战机和军舰大规模采购计划铺平道路,旨在让联邦国防军做好应对普京威胁的准备。
去年德国军费支出超过500亿欧元,并已制定额外投入3770亿欧元的计划。这一历史性扩张将使德国再次成为北约的重要支柱,对欧洲大陆安全产生深远影响。
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专家爱德华·阿诺德表示:"德国正致力于建立欧洲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军队,这在多方面回归了其在冷战时期的传统角色。"但关键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努力是否足以抗衡俄罗斯?
**财政忽视的代价**
若俄罗斯攻击北约东翼,德国将扮演核心角色。除了常驻立陶宛的部队,联邦国防军主力预计将驰援波兰等盟国,协助阻挡俄军并收复失地。阿诺德强调:"德国被寄望提供欧洲大陆的主要陆地作战力量。"
然而多年来,德国领导人满足于未能达成北约军费目标,任由武装力量萎缩,认定欧洲武装冲突时代已成过去。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贡特拉姆·沃尔夫指出,军费削减导致德军状况恶化,甚至不得不拆解装备获取零件。
据基尔研究所分析,1992至2013年间,德军主战坦克数量从6684辆锐减至323辆,步兵战车从3250辆减至395辆,榴弹炮和火炮从3214门降至130门,空军战机从553架缩减至205架。正是这种财政忽视导致了2014年北约演习中的重大尴尬。
**战略转折点**
两大政治地震彻底改变了局面: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全面进攻,以及特朗普警告美国不再为欧洲防务买单。咨询顾问尼古拉斯·德拉蒙德指出:"俄罗斯威胁与美国撤防形成双重打击,欧洲必须挺身而出。"
普京的无端侵略粉碎了柏林方面对其可理性沟通的幻想。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在2022年著名"时代转折"演讲中宣告:"我们正生活在分水岭时代,这意味着未来世界将不复从前。"此后两年内,德国设立千亿欧元军备专项基金,成为乌克兰第二大援助国,并首次达成北约2%的军费目标。
但真正推动加速改革的是特朗普重返政坛。这位美国总统明确要求北约盟国将防务支出提高至GDP的5%。梅尔茨对此深感震动,警告欧洲需要"摆脱对美依赖",并推动修改宪法"债务刹车"条款,为天量军费开支铺平道路。
**财政优势与采购狂潮**
德国债务与GDP比率仅62%,远低于英法约100%的水平,使其具备更大举债空间。欧洲改革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桑德·托尔多尔指出:"德国拥有欧洲大型经济体中最充裕的财政空间。"
据基尔研究所数据,仅2024年德国就豪掷580亿欧元采购军备,包括123辆"拳击手"装甲运兵车、265辆防护卡车、19套"天骑"机动防空系统、6艘护卫舰和2艘潜艇。去年德军采购总额是英法波三国总和的三倍多。
今年德军计划增购600套"天骑"平台、20架台风战机、15架F-35隐形战机和687辆"美洲狮"步兵战车。其中"天骑"系统被视为应对廉价无人机威胁的关键,每分钟可发射千发弹药。
**自主防务与产业转型**
重整军备主要依赖国内企业,为德国工业注入强心剂。最大防务公司莱茵金属股价从战前96欧元飙升至逾1700欧元。图萨分析师强调:"除为安抚特朗普采购少量美制装备外,绝大多数均为德国自主设计建造。"
军备扩张正值汽车行业低迷时期,部分汽车工厂正考虑转型防务生产。托尔多尔认为,防务振兴有助于建立独立于中国的欧洲供应链,特别是在稀土等战略资源领域。
**兵役制度与公众认知**
近期德国国内重启义务兵役制的呼声,彰显柏林对重整军备的重视。目前联邦国防军规模约18.5万人,计划扩编至26万现役和20万预备役。民调显示超过半数公众支持该提案。阿诺德指出:"德国社会对扩军必要性的认同度正在提升。"
**未来挑战与战略意义**
关键问题在于德国的努力是否足够。基尔研究所报告显示,俄军现在七个月内就能生产相当于德国2021年全部主战装备的规模。阿诺德担忧,若乌克兰停火,德国及北约的政治意愿可能消退。
另一个隐患是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崛起,该党对北约态度暧昧且亲俄,可能在未来阻碍重整军备。沃尔夫教授则批评德军过度投资"传统昂贵系统",而非在乌克兰战场证明关键的无人机与导弹。
尽管面临挑战,德国重返军事强国行列对北约欧洲成员国意义重大。阿诺德指出,那些以"德国未尽责任"为借口的国家将无法继续推诿。对多数盟友而言,德国恢复军事实力是备受欢迎的进展。
"永久和平只是谬论,我们必须建立威慑力量,"德拉蒙德总结道,"这正是德国当前举措的明智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