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之前为了向英国和日本示好,突然就取消了和中国合作的100亿美元巴加莫约港

不负赋墨尘 2025-11-03 01:14:57

坦桑尼亚之前为了向英国和日本示好,突然就取消了和中国合作的100亿美元巴加莫约港项目,可六年过去了,港口还是一片空地,2025年10月,坦桑尼亚政府干脆拿出220亿先令,又来请中国企业参与这个项目!这是何必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2013年,当时,中国招商局和坦桑尼亚政府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00亿美元,打造一个东非地区最大的深水港——巴加莫约港。   这个港口不仅是为了海运,更是为了促进整个东非地区的物流和贸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计划中包括深水港、铁路、工业园等多项配套设施,目标是成为非洲的“深圳”,为坦桑尼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   中国在这项合作中承诺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完全承担前期投资。更重要的是,项目采用的是“BOT模式”,即“建设-运营-移交”。   换句话说,虽然港口的建设和运营由中国负责,但在几十年后,港口将归坦桑尼亚所有。中国对这个项目的投入是巨大的,不仅仅是钱,更多的是技术和经验。   而且,这个项目的战略意义也非常重大。巴加莫约港一旦建成,其吞吐能力将达到2000万标准箱,是周边港口如蒙巴萨港的30倍,能够辐射整个东非。   然而,正当项目准备按部就班推进时,2015年坦桑尼亚发生了政治变化。   新总统马古富力上台后,做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决定:停掉所有与中国的合作,特别是巴加莫约港的建设。理由很简单,他认为中国要求的99年运营权会损害国家的主权,甚至有些人觉得这是“卖国”的行为。   坦桑尼亚转头向英国和日本寻求合作,希望得到更多政治上的支持,并且认为西方国家能提供更加“公平”的合作条款。   英国和日本给出的承诺看起来也非常有诱惑力:低成本、更短的合作期限、不附加“苛刻条件”。他们一边表示能够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一边批评中国的合作条款太过“霸道”。   坦桑尼亚一时觉得,能获得的“主权保障”和西方国家的政治支持要比经济合作重要,于是决定取消与中国的合作,开始转向西方国家。   但是,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了。英国和日本虽然承诺了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当实际操作时,发现项目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   英国在环境评估、法律审查上拖拖拉拉,一年三年的环评流程搞得人心惶惶,项目成本也不断增加。   日本则在设计和基础建设方面做了些试验,但一发现设计不符合当地的环境条件,便干脆撤了。这一停就是六年,项目连一点进展都没有。   六年的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事情。原本期待通过港口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的坦桑尼亚,结果却陷入了困境。项目停滞不仅让大量就业机会流失,也让很多周边产业受到了影响。   比如,港口周围的渔民原本指望着港口能带动渔业和物流行业的发展,然而港口一停,他们的生意就受到了影响,收入大幅下降。   经济上的困境同样严重,坦桑尼亚的GDP增速在六年内暴跌,失业率上升,甚至连外国投资者也开始对坦桑尼亚的投资环境失去信心。   西方的承诺根本没有落地,反倒是坦桑尼亚的国际信用评级一路下滑,外国投资减少,经济形势堪忧。   与此同时,周边国家的发展却逐渐拉开了差距。肯尼亚的蒙巴萨港在建设上不断扩展,不仅吞吐量逐步上升,而且已经成为东非的物流中心。   其他东非国家也没有闲着,埃塞俄比亚依靠完善的铁路网络提升了物流效率,给坦桑尼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到了2021年,坦桑尼亚的政治局势又发生了变化。新总统哈桑上台后,重新审视了与中国的合作问题。   她意识到,西方国家虽然给出了不少口头承诺,但实际上根本无法兑现,这样的合作不仅没有带来经济上的实质性改变,反而让坦桑尼亚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   坦桑尼亚终于认清了现实:单纯依赖西方的“援助”和“承诺”是不现实的,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投资来推动国家发展。   哈桑总统开始主动向中国伸出橄榄枝,愿意在原有协议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谈判,修改一些条款,比如缩短运营期限,增加坦桑尼亚的股权比例,甚至还给出了一些税收减免政策。   中国对此也给予了积极回应,不仅愿意重新启动项目,还提出了更加灵活的合作方案,并帮助坦桑尼亚减免部分债务,进一步稳定两国关系。   到了2025年,坦桑尼亚政府决定重新启动巴加莫约港项目,专门拨出220亿先令用于赔偿土地、清理基础设施,并重新启动建设工作。   这一次,坦桑尼亚不仅邀请中国参与,还引入了沙特、埃及等其他国家的企业,共同参与建设,并采取分阶段的建设方式,确保项目能够稳步推进。   中国企业重新加入后,项目进展显著。港口的建设终于开始落实,不仅有了具体的施工进度,而且整个项目的设计和运营方式也更加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0 阅读:867

猜你喜欢

不负赋墨尘

不负赋墨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