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11月2日)报道:安世中国星期日(11月2日)凌晨发公告称,荷兰安世半导体单方面决定自2025年10月26日起停止向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的封装测试工厂(ATGD)供应芯片。目前公司库存充足,能够满足客户至年底乃至更长时间的订单需求。 半导体圈深夜突发震荡,11月2日凌晨,安世中国发布公告确认了一个重磅消息:荷兰安世半导体已在10月26日单方面停止向东莞封装测试工厂(ATGD)供应晶圆 。这则消息瞬间引发行业关注,要知道ATGD可不是普通工厂,作为安世半导体全球核心的封装测试基地,它承担着整个集团70%的封装测试产能,全厂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光员工就有4000人 。 荷兰方面给出的断供理由是“当地管理层未能遵守约定的合同付款条件”,但这个说法立刻被安世中国强硬驳斥。 安世中国在公告里明确表示,所谓的违约完全是无中生有,属于恶意抹黑,真实情况恰恰相反——荷兰安世半导体目前还欠着ATGD高达10亿元人民币的货款。不仅如此,安世中国还指出,荷兰相关管理层在决策中严重失职,把个人利益放在公司整体利益之上,违背了职业操守,理应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这场断供风波并非突然爆发,背后早有伏笔。早在10月12日,闻泰科技就发布公告披露,旗下核心资产安世半导体突遭荷兰政府与法院的双重限制。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部长令,要求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对资产、知识产权等进行为期一年的“冻结”,不得做任何调整;当地法院还暂停了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的董事职务,将其持有的几乎全部股权交由第三方管理 。 10月2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还专门与荷兰经济大臣通话,敦促荷方从全球供应链稳定大局出发妥善解决问题,当时荷方表示愿积极沟通寻找解决方案 。 面对断供压力,安世中国很快给出了应对方案。公告里明确提到,目前公司已建立充足的成品与在制品库存,完全能稳定满足客户到年底乃至更长时间的订单需求,供应链暂时不存在风险。 更关键的是长期预案,安世中国已经启动多套方案,正在加紧验证新的晶圆产能,并且对明年起实现无缝衔接供货充满信心。 从产业布局来看,安世中国的底气并非空穴来风。闻泰科技控股股东早在2021年就投资建设了上海临港鼎泰匠芯12英寸晶圆厂,双方合作总合同金额预计达68亿元,2025年上半年仅交易金额就有6.04亿元。 目前临港晶圆厂的新一代MOS产品已经进入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供应链,12英寸IGBT新一代产品也预计在年底实现通线量产。有消息显示,东莞工厂已经火速与中芯国际等企业签订长期供应协议,8英寸、12英寸晶圆的稳定供应有了新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商务部在11月1日的回应中特别指出,荷兰政府对企业内部事务的不当干预,导致了全球产供链的混乱。中方明确表示,欢迎遇到困难的企业联系相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会予以豁免 。 而安世中国在此前的声明中也强调,荷兰总部的单方面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公司业务运营一切正常,有能力保障客户供应链稳定 。 作为曾经的全球功率分立器件龙头,安世半导体的中国业务分量极重,仅中国区每年就生产700多亿片器件,占全球产量的70%,中国市场更是贡献了近半数营收 。这场从管理层之争延伸到供应链的博弈,正牵动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神经。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