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于开始反击了。荷兰刚冻结安世30家子公司资产、把股权托管给第三方,我们就出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1-02 19:54:25

中国终于开始反击了。荷兰刚冻结安世30家子公司资产、把股权托管给第三方,我们就出手出口管制,断了它中国产线的出货路,安世立马急着求豁免。 安世半导体本是恩智浦公司的一个标准产品部门,2017年独立出来,主要专注功率器件和分立元件生产。那时候,它在欧洲和亚洲设有工厂,但业绩一直不振,连续亏损拖累母公司整体表现。恩智浦决定剥离这个部门,2019年初以约27亿欧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闻泰科技。收购完成后,闻泰科技注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首先优化了供应链管理,招聘专业工程师团队,提升了产品测试标准。东莞工厂成为核心基地,产能快速扩张,到2024年,安世年营收超过147亿元人民币,毛利率升至42%。它从一个边缘供应商转变为汽车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关键玩家,特斯拉等巨头依赖其功率模块。中国工厂承担全球70%产能,东莞一处厂区年产500亿件组件,这让安世彻底摆脱亏损泥潭,成为盈利机器。 荷兰的动作源于对中资控股企业的疑虑。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升级实体清单规则,次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即下发部长令,冻结安世全球30家子公司的资产、知识产权和业务调整,期限一年。这份命令覆盖所有分公司和办事处,禁止任何变更操作。安世荷兰总部收到文件后,立即执行,银行账户锁定,财务流程停摆。同时,三位外籍高管向阿姆斯特丹企业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快速裁定,将安世99%股权托管给第三方,并暂停闻泰科技派驻的中方管理人员职务。一个拥有否决权的独立董事加入董事会,实际架空了中方控制权。荷兰政府声称此举是为维护经济安全,防范知识产权外流,但外界看出这与美国压力密切相关。闻泰科技先前投入330亿元人民币收购的子公司,如今仅剩分红权益,投资回报成空谈。 中国商务部的回应精准而有力。10月4日,公告正式发布,对安世中国子公司及分包商生产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组件实施出口管制。这直接切断了东莞工厂的全球出货通道,仓库货物堆积,海关检查严格执行。安世高度依赖中国产能,管制一出,全球交付链条断裂。股价当天暴跌15%,欧洲汽车制造商如宝马和大众库存警报拉响,仅够45天用量。采购部门紧急评估,生产线面临停摆风险。这招反制凸显了中国在半导体制造环节的杠杆作用,说白了,谁控制了实打实的生产线,谁才有底气说话。安世从盈利高峰跌入谷底,急于恢复供应,但短期内局面胶着。 安世的遭遇并非孤例,它折射出高科技产业地缘风险的加剧。早在2021年,英国强制中企出售NWF晶圆厂,德国叫停赛微电子收购案,加拿大也曾阻挠类似交易。这些案例显示,西方国家以国家安全为名,重塑供应链规则,将商业逻辑置于政治考量之下。安世原为恩智浦甩掉的包袱,中资接手后盘活资产,提升效率,如今却成别人眼中的肥肉。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不仅损害投资信心,还暴露了全球分工的脆弱性。跨国企业夹在中间,决策时必须权衡政治变量,单纯靠技术和市场已不足以保障稳定。 从更广视角看,这件事考验中国企业的韧性和国家层面的协调能力。闻泰科技通过收购安世,实现了从组装到芯片设计的垂直整合,增强了本土半导体生态。但荷兰的冻结令暴露了外资审查的严苛,中方管理层被暂停职务,股权托管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中国出口管制则是一种对等回应,维护了产业链主权。安世中国团队宣布独立运营,调整内部流程,确保本地合规,同时寻求豁免路径。两国政府已启动磋商,荷兰经济部表示正与中方及欧洲伙伴沟通,但进展缓慢。这提醒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地缘因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变量。 这场风波的深层影响将持续发酵。安世作为功率半导体龙头,其供应链中断波及下游数百家企业,欧洲车企的生产节奏被打乱,全球芯片短缺风险再度抬头。中国通过管制措施,展示了产能控制的战略价值,也为其他中企提供了借鉴。未来,半导体产业或将加速本土化布局,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安世仍在推动豁免,提交技术报告和合规承诺,但托管股权的阴影未散。企业话语权,最终还是落脚在谁手里握着核心产能。这不只是一场商业纠纷,更是规则重塑的信号。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