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心态还是没有摆正。这两天在英国访问的苏林,在牛津大学发表了一个演讲。说世界的关键不在你站在哪一边,而在如何站稳。强调越南是独立自主国家,不是大国附庸。问题的关键是,你越南家的经济体系,在供应链是就是高度依附于中国的啊。当然,其市场则是高度依附于美国。脱离这个经济现实,而空谈独立是毫无意义的。 苏林在牛津大学谈“如何站稳”“不做大国附庸”,听着挺硬气,可这话根本经不住经济现实的戳穿。 越南的经济命脉早就被两根绳子捆得死死的,一根是攥在中国手里的供应链,另一根是捏在美国手里的市场,脱离这两头谈独立,说白了就是自欺欺人。 先说说供应链这根绳子有多紧。越南工厂里那些贴着“越南制造”的产品,骨子里全是“中国基因”。 2023年前11个月,中越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就占了两国贸易的近七成,说白了就是越南造手机、做电池、搞电子设备,最核心的零件都得从中国运过去。 比如越南产的平板显示模组,一年跟中国的进出口额就有1747亿,锂电池类也快200亿,这些都是组装电子产品的“心脏”部件,越南自己根本造不出来。 就连越南最拿得出手的纺织业,看着出口额快440亿美元,可布料、染料、纺织机械八成以上来自中国,有次中国南方港口因天气停摆几天,越南平阳省的纺织厂就跟着断了料,车间直接停工待产,这哪是什么“独立自主”,分明是把生产线的开关交到了别人手里。 香港媒体早看透了,美国想把供应链迁出中国,结果只是让越南当了个“组装厂”,原料和技术还全靠中国,所谓的“去中国化”不过是把“Made in China”换成了“Made By China”。 再看美国那边的市场枷锁有多沉。越南经济几乎是靠对美出口喂大的,2024年对美出口1420亿美元,占了GDP的三成,相当于全国每三块钱收入里就有一块来自美国市场。 耐克一半的鞋子、阿迪达斯近四成的鞋类都在越南生产,这些鞋最后几乎全卖到了美国;越南的纺织服装、鞋类出口里,美国也是头号买家,成了全球第二大纺织服装和鞋类出口国,全靠美国订单撑着场面。 可这“饭票”说不准啥时候就会被收走,2025年美国一说要对越南征46%的“对等关税”,越南股市当天就崩了6.7%,创下二十多年最大单日跌幅,之后几天跌超14%,工厂里订单被砍、客户退单的消息一堆,不少外资厂都开始琢磨迁去北非,生怕被关税拖死。 越南政府自己算过账,要是美国真征20%-40%的关税,对美出口可能锐减三分之一,光科技产业就得少赚150亿美元,这“附庸”的帽子,不是想摘就能摘的。 最讽刺的是,这两根绳子还互相牵扯,把越南捆得更紧。美国逼着越南搞“供应链脱钩”,可越南工厂离了中国的零件根本没法开工;这边刚想跟中国多进点货保生产,那边美国又拿关税威胁,说用中国零件就得加税。 去年有批越南产的运动鞋,就因为用了中国产的鞋底,被美国海关卡住要加税,越南企业要么承担高额税费少赚钱,要么换零件停工待产,左右都是亏。 苏林说“不在哪一边站队”,可现实是越南根本没有“站中间”的底气——供应链离不了中国,市场离不了美国,两边稍微动一动,越南经济就得跟着抖三抖。 所以说,苏林那番“站稳脚跟”的演讲,更像给自个儿打气的空话。越南就像个挂在两棵大树之间的秋千,一边靠着中国的树枝搭架子,一边借着美国的风晃悠,看似能自己摆动,可哪棵树要是动一下,秋千立马就稳不住。 脱离供应链和市场的现实谈独立,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空话,真到大国博弈动真格的时候,所谓的“独立自主”早被现实击得粉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