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张洪章的简历才知道他到底有多牛! “国之大者在我心!”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张洪章在出征前的誓言,恰是他39年人生最生动的注脚,这位戴着眼镜、笑容谦和的载荷专家,用从书桌到太空的成长轨迹,书写了“知识报国”的精彩答卷。 张洪章的“牛”,藏在刻进名字的初心与自幼的韧劲里,1986年出生的他,名字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号召而生,父亲盼他以知识报效国家。 小学时,他拿到数学课本就提前做完所有习题;高中文科成绩反超理科,却坚定“学理科搞科研”的初心,直言“想做能改变世界的事”。 他的“牛”,更显在科研路上的破局与深耕,虽与心仪的生命科学失之交臂,张洪章却在山东大学化工专业里找到热爱,“化工是为国计民生服务的事”。 为追求顶尖科研,他放弃保研本校与出国机会,考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硕博连读,截至入选航天员前,他已发表30余篇核心论文,申报60余项专利,成为储能领域的领军学者。 最令人惊叹的“牛”,是他跨界飞天的勇气与蜕变,2018年,32岁的研究员张洪章响应国家召唤,放弃蒸蒸日上的科研事业报考航天员,从“文弱书生”到合格航天员,他绑着应急绳在跑步机上练到被甩下,引体向上从0练到20多个,手上的茧磨了一层又一层。 如今,作为我国第二位叩问苍穹的载荷专家,他将带着“锂离子电池太空原位研究”等实验奔赴空间站,让地面科研成果在太空绽放价值。 从山东乡村的读书娃到星辰大海的科研者,张洪章用每一次选择诠释“做国家需要的人”,这份跨越书桌与太空的坚守,正是他最“牛”的底色。 以上是小编个人看法,如果您也认同,麻烦点赞支持!有更好的见解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方便大家一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