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前陆军副总司令刘湘滨在2025年5月接受赵少康采访时直言,台湾作为岛屿,制空制海权是关键,但如今已被大陆火力全覆盖,反抗只会得不偿失。 这场访谈迅速引发热议,主持人赵少康并非普通媒体人,早年曾担任"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2007年10月24日曾突然宣布辞去相关职务退出经营,如今以媒体人身份聚焦台海话题,自带传播热度。 刘湘滨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作为曾执掌台湾陆军核心事务的退役将领,其军事专业背景让言论更具分量。他提到的500公里射程火箭炮,正是大陆公开的191型箱式火箭炮,这款装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兼容300毫米、370毫米及750毫米多种弹种。 750毫米口径的BRE10火箭弹在2025年1月通过《国防军事》节目公开,最大射程恰好500公里,圆概率误差控制在10米内,精准度堪比战术导弹。更关键的是,它采用储藏、运输、发射一体化箱体,3名战士3分钟就能完成从行进到发射的转换。 对比美国海马斯火箭炮,191型的优势十分明显。海马斯最大射程仅150公里,还需手动切换弹种,而191型可混装不同弹药,打完就跑的机动能力让拦截难上加难。这种代际差距,正是刘湘滨强调"没法防"的核心依据。 台湾想靠飞弹拦截更是陷入成本陷阱。一枚台湾采购的防空飞弹价格动辄数百万美元,而火箭炮单枚成本仅为其十分之一不到。批量发射下,台湾即便拦截成功,经济压力也会拖垮自身防务体系。 美国对这一点看得很透彻,所谓"豪猪战略"本质就是牟利。嘴上让台湾强化防务,却拒绝出售预警机,核心是怕先进装备被击落,暴露自身技术短板,丢了军事强国的脸面,军售不过是单纯的生意。 岛内网友对此看法不一,有人认同刘湘滨的理性分析,留言称"打仗只会让百姓遭殃,统一才是出路";也有激进网友反驳,认为是"长他人志气"。但更多人开始反思高额军购的合理性,毕竟民生福祉远比重武备更重要。 从现实来看,191型火箭炮的部署让大陆在台海拥有绝对火力优势,而美国的军售始终留有余地,不会真正为台湾"兜底"。刘湘滨的直言,不过是戳破了自欺欺人的幻象。 未来,随着大陆国防实力持续提升,两岸和平统一的趋势只会更加明朗。任何企图分裂的行为,在绝对实力差距面前都不堪一击,理性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