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洋真怕怕了,他说话嘴唇哆嗦,告诉岛上媒体,凡是跟中国大陆友好的国家他不去,香

未央秘史 2025-11-02 13:49:25

沈伯洋真怕怕了,他说话嘴唇哆嗦,告诉岛上媒体,凡是跟中国大陆友好的国家他不去,香港他也不去。 但沈伯洋也明白,他说重庆警方通缉他,就是因为对等原则,大陆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让重庆警方办就是地方对地方。 这说明他心里门儿清,大陆的惩戒不是政治口号,而是基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合法执法行为,这种认知可比那些还在自欺欺人说“两岸对等”的顽固分子清醒多了。 要知道,他被立案侦查可不是空穴来风,2024年10月14日他就被国台办列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一年后大陆直接启动司法程序,这种“说到做到”的执行力,让他不得不正视后果。 他创办的“黑熊学院”打着培训的幌子,公然宣扬“大陆是台湾唯一的敌人”,培育“暴力台独分子”,这些行为早就踩过了法律红线,而2025年6月“两高一部”发布的司法解释,正好把“发起、建立‘台独’分裂组织”写进了“入罪清单”,他心里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构成了分裂国家犯罪,只是不愿意当众承认罢了。 记者问他怕不怕,他嘴硬说不怕,却话锋一转扯到“可能以经济犯罪抓我”,这看似答非所问的回应,其实藏着他的小心思。 他父亲沈土城的兆亿有限公司早就因为和大陆有贸易往来、谋取经济利益被大陆惩戒,后来改头换面注册新公司,也被大陆海关废止了登记注册。 国民党还曝光过,他父亲是以“中国台湾”身份向大陆申请贸易许可的,这些铁证让他没法否认自家和大陆的经济关联。 他故意提经济犯罪,不过是想转移焦点,回避分裂国家这个更严重的罪名,但这种避重就轻的伎俩,恰恰说明他知道自己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有把柄被大陆攥着,不敢正面回应核心问题,这种精打细算的样子,确实比以前一味喊口号要“正常”不少。 他的清醒还来自于身边真实的震慑案例,2025年6月广州市公安局就对包括张景智在内的20名台湾“资通电军”犯罪嫌疑人发布悬赏通缉,这些人同样是因为从事危害国家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被盯上。 而台湾安全部门的书面报告显示,需要提供维安保护的“台独”相关人员多达58名,包括12名顽固分子、5名绿营“名嘴”、20名资通电军等,这串数字让他明白,大陆惩治“台独”不是针对他一个人,而是形成了常态化的执法态势。 以前他或许觉得躲在台湾岛内就安全,现在看到大陆可以通过线上活动轨迹、资金流向等证据链启动立案程序,哪怕他不入境,只要犯罪结果影响到大陆,就能依法追究责任,这种“长臂管辖”的威力,由不得他不害怕。 重庆警方的管辖选择也让他看清了大陆的决心,大陆没有选择对台前线城市,反而让刑侦力量雄厚、办理过诸多跨境大案的重庆来主办,这本身就传递出一个信号:台湾事务是中国内政,处理“台独”分子就像办理普通刑事案件一样,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他知道这种司法程序一旦启动,就不会轻易停下,公安机关会通过收集“黑熊学院”的官网内容、线上授课视频、众筹记录,以及跨境资金流向、通讯记录等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而刑法103条规定的分裂国家罪最高可判无期,这样的量刑标准,足够让任何一个“台独”分子心惊胆战。 他现在的种种表现,本质上是认清了大陆依法惩“独”的坚定意志,不再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以前他靠着外部势力的资金支持,比如美国“开放社会基金会”注入的184万美元,还有“美国在台协会”的经费,在岛内兴风作浪,以为有外力撑腰就能为所欲为。 但现在他明白,外部势力的支持终究是靠不住的,大陆的法律制裁是实实在在的,不仅能切断他的经济来源,还能限制他的出入境自由,让他陷入“困守孤岛”的境地。 他不敢去大陆友好的国家,就是怕被引渡,不敢去香港,就是怕被依法抓捕,这种看似谨慎的选择,其实是他权衡利弊后的无奈之举,也从侧面证明他终于不再活在“台独”的幻想里,开始用正常人的逻辑思考风险。 沈伯洋的转变,说到底是大陆惩“独”力度不断加大的必然结果,从最初的列入清单、限制入境,到惩戒关联企业、冻结经济往来,再到如今启动刑事立案侦查,大陆的反“独”措施层层递进、精准打击,让“台独”顽固分子无处遁形。 他从以前的嚣张跋扈到现在的避之不及,从以前的胡言乱语到现在的精准点出执法逻辑,这种变化足以说明他“不傻”,只是以前被“台独”思想裹挟,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现在法律的利剑已经出鞘,他不得不清醒过来,开始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这种被迫的“正常”,虽然来得晚了点,但总算让他看清了分裂国家的最终下场。

0 阅读:83

猜你喜欢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