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正式宣布了 10月30日,当地时间10月29日,波兰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表示,

史鉴奇谈 2025-11-02 10:07:19

波兰正式宣布了 10月30日,当地时间10月29日,波兰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表示,尽管欧盟调整了与乌克兰的贸易规则,波兰仍将维持部分乌克兰农产品的进口禁令。   该部门在声明中强调,当天生效的新版欧盟-乌克兰贸易协定确实适用于整个欧盟范围内的商品进口,但其中某些条款并未进行实质性修改,因此波兰对来自乌克兰的小麦、玉米、油菜籽和葵花籽以及相关加工产品的进口限制措施将无限期持续下去。   这个决定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背后是场持续了两年多的“粮食拉锯战”。   事情得从俄乌冲突爆发后说起,当时乌克兰的黑海粮食出口通道基本被切断,欧盟在2022年5月紧急开辟了一条所谓“团结通道”,本意是想帮乌克兰把粮食运出去,还特意免除了关税和配额限制。   可谁也没料到,这条通道运行起来后,大量乌克兰粮食并没按计划运往非洲或亚洲,反而滞留在波兰、匈牙利这些中东欧国家,一下子把当地市场冲得七零八落。   波兰农民最早感受到压力,他们的粮食价格在八个月内跌了超过35%,仓库里还堆着上千吨卖不掉的粮食。   更让他们憋屈的是,乌克兰大型农业公司使用了欧盟禁用的20多种化学品,生产成本低得多,加上国际粮商有意选择成本低、周期长的内河运输,导致乌克兰农产品长时间积压在东欧。   从2023年4月开始,波兰和匈牙利就先出手了,宣布禁止进口乌克兰谷物和其他农产品,后来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也跟着采取了类似措施。   欧盟当时为了缓和矛盾,在5月初推出了一个临时方案,限制乌克兰小麦、玉米、油菜籽和葵花籽在五个中东欧国家自由交易,但允许过境运输。这个临时措施原定9月15日到期,欧盟后来决定不再延长,可波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直接甩开欧盟,单独宣布继续执行禁令。   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当时讲得很直白:“我们尊重乌克兰面临的所有问题,但对我们来说,农民的利益是最重要的。”   这事儿直接导致乌克兰在2023年9月把三国告到了世贸组织,波兰也干脆退出了欧盟的涉乌农产品协调平台。   波兰这么强硬,其实和它的国内政局紧密相关。法律与公正党当时面临10月的议会选举,而农业地区正是他们的关键票仓。   农民们那时已经在全国各地闹了好几个月,甚至把拖拉机开上高速公路抗议,政府压力山大。就连波兰总统杜达都站出来说,波兰虽然一贯支持乌克兰,但也得保护本国市场。   更戏剧性的是,因为粮食纠纷,波兰甚至在2023年9月宣布不再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强调要把更现代化的武器留给自己。   欧盟层面这几年也没闲着,一直在想办法平衡各方利益。他们最初在2022年对乌克兰农产品敞开了免关税大门,结果引发多国抗议;   到了2024年3月,成员国终于达成妥协,同意延长免税政策,但加了道“门槛”——一旦乌克兰玉米、燕麦、家禽等产品的出口量超过2021至2023年的平均水平,超出部分就要征收关税。   这个新规直接把乌克兰的年收入砍掉了大约3.3亿欧元。可波兰觉得这还不够,同年1月就正式反对欧盟扩大与乌克兰的农产品免税贸易,认为之前的全面贸易自由化效果适得其反。   时间拉到2025年,欧盟在5月又放风说要大幅提高乌克兰商品关税,据说玉米进口配额可能从470万吨猛降到65万吨,禽肉和糖类也大幅缩减。   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当时就预警:“这对乌克兰而言是个非常糟糕的信号。” 但这一切似乎都没动摇波兰的决心。他们从2023年4月实施禁令开始,历经欧盟临时限制、双方谈判、甚至乌克兰的法律诉讼,愣是把政策维持到了2025年10月底。   波兰这次的最新表态,等于是在欧盟整体政策调整的背景下,依然坚持自己的路线。他们的立场很清晰:援助乌克兰可以,但不能让本国农民承担代价。   这种矛盾在波兰国内已经超越经济范畴,成了政治共识——2024年初波兰农业部长切斯瓦夫·谢科尔斯基就强调,对乌人道主义和军事援助应该与农产品出口问题分开处理,毕竟后者直接关系到欧盟各国农民的饭碗。   眼下乌克兰粮食出口依然高度依赖陆路运输,而波兰是关键中转站。但波兰显然决心不再让过境粮食变相流入本地市场。   这场持续两年多的争端,不仅折射出欧盟内部在危机应对中的利益分歧,也凸显了地缘政治中现实利益与联盟忠诚之间的复杂平衡。波兰的最新决定意味着,即便欧盟层面试图通过配额和关税手段寻求妥协,成员国仍然可能根据自身农业利益走出自己的路。

0 阅读:7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