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löv教育篇(上):给作为父母的人,来自小莫爸爸Carl的经验,以及谈及校长

雯话说乒乓 2025-11-02 05:33:55

Eslöv教育篇(上):给作为父母的人,来自小莫爸爸Carl的经验,以及谈及校长的一些教育想法。 当孩子的热情挑战常规,成年人该如何支持? 那些“符合标准”的孩子,往往是我们最希望看到、最容易接纳的。 但那些与众不同的孩子,又会怎样呢? 当特鲁尔斯·莫雷高德(Truls Möregårdh)十岁时在乒乓球桌上以惊人的实力震惊众人,他的热情反而成了一个“问题”。 “我们很早就意识到,必须走自己的路。没有别人会替我们去做这些事。”父亲 卡尔·莫雷高德(Carl Möregårdh) 晚餐前的两个小时。可以自由地做任何事。 特鲁尔斯每次都选择打乒乓,经常是在厨房桌上打“迷你乒乓”。 “当一个孩子真的热爱做某件事,那种热情是发自内心、闪闪发光的,他就会想经常去做。 作为父母,你当然希望让孩子去做他真正喜欢的事。”奥运奖牌得主特鲁尔斯的父亲,卡尔·莫雷高德(Carl Möregårdh) 在乒乓球桌前度过的大量时间,确实是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同样重要的,是每一次训练的方式与安排。 “体育界常常会说,‘要全面发展,广泛涉猎,多元培养’。但我们不认同。谁能同时从事三种不同的运动,还能在一项全球性的运动中拿到奖牌呢?” 父母也曾考虑过寄宿学校: “在训练间隙独自一个人待在房间里,那并不适合特鲁尔斯。怎样去打造一种在各个方面都能带来幸福的人生?这成了我们要去理解、要去探索的课题。” 一个需要“与众不同”去做事的孩子,我们这些大人,又有什么资格去阻止呢? 特殊教育专家 莫娜·利尔耶达尔(Mona Liljedahl) 曾多次这样问自己。 “每当我听到像特鲁尔斯父母那样的人,那些真正‘看见’孩子、愿意为孩子发声、并让他能追随自己热情的父母,我都会深受感动。一个孩子能得到怎样的支持,其实就像一场抽奖。” 在乒乓球桌上,能和谁对练,并不取决于年龄或性别——唯一的标准是实力的水平。 不过,想从体育协会获得理解和升组的机会,却并不容易,特鲁尔斯的父亲卡尔·莫雷高德(Carl Möregårdh)回忆道: “我们常听到别人说:‘他应该跟同龄人一起打吧?’ 但我们选择坚持等特鲁尔斯大约十岁时,他就能和十四岁及以上的孩子一起训练了。 事实证明这非常好,也是一种更现代的思维方式,有点像国际象棋的等级分制度。” 除了在运动上的超常驱动力,特鲁尔斯在学业上也表现出不一般的进取心。 卡尔看到儿子在各个方面都想做到最好,于是决定鼓励他寻求平衡: “我们告诉他:‘只要所有科目都及格,就该为自己感到满意和骄傲。’” 许多老师起初并不接受特鲁尔斯的个性化课表, 他们认为“如果他不能每天来上学,就不应该被算作这个班的学生。” 但幸好,他们遇到了一位敢于尝试新方法的校长,让特鲁尔斯能够在兼顾国际比赛的同时,继续完成国内的学业。 “这位校长向所有人宣扬‘人生学校’的理念, 还让特鲁尔斯通过讲述他的旅行和在不同文化中的经历,为课堂作出贡献。比如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参赛时的见闻。没有这些学习任务,他可能不会真正去了解自己身处的地方。所以这既是学习,又是成长——双赢的体验。” 当卡尔(Carl)听说在马尔默有一位国际顶级教练时(那时他们还住在霍夫曼托普,距离约两个小时车程)。 【未完待续】

0 阅读:0
雯话说乒乓

雯话说乒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