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法官今天宣布了 2025年11月1日,美法官裁定政府不得在“停摆”期间暂停食品援助。这事儿简单说就是,美国政府关门了,一个给4200万低收入美国人发食品券吃饱饭的计划差点跟着停摆,但法官站出来拦住了,说政府你不能这么干。 华盛顿的政客们吵得脸红脖子粗,穷人的饭碗倒成了谈判桌上的筹码。一边喊着“财政纪律”,另一边举着“人道主义”,可谁真正低头看看那些空荡荡的冰箱?那些在食品银行前排起长队的人,等的不是口号,是一盒牛奶、一袋面包。 农业部手里明明攥着50亿应急资金,偏说这钱只能用在台风地震上。政府停摆算天灾还是人祸?密西西比河泛滥时他们掏钱爽快,如今百姓挨饿倒成了“不合规”。法律条款被拧成了麻花,就为堵住那点生路。 这场闹剧里最讽刺的莫过于经济账。每投1美元食品券,能拉动1.8美元GDP。现在硬要断粮,商场货架滞销,农民牛奶滞销,整个链条都在颤抖。精明的政治家们,怎么偏偏在这笔账上犯了糊涂? 三十天停摆像面照妖镜。机场瘫痪,药品审批停滞,国家公园铁门紧锁。佐治亚州的老奶奶每天要坐两小时公交去领救济餐,加州的单亲妈妈把一顿饭分成三顿吃。这不是数据,是正在呼吸的人生。 二十五个州联合起诉联邦政府,堪称现代版“诸侯清君侧”。州长们心里明镜似的:联邦扯皮,最后擦屁股的还是地方财政。纽约州拨的6500万看似不少,摊到每人头上还不够买一周的菜。 法官的判决像一场及时雨,可惜渗不透华盛顿的水泥地。两党还在较劲,预算案依旧僵着。今天能靠一纸禁令保住饭碗,明天呢?后天呢?那些拄着拐杖来领救济的人,经不起这般折腾。 看看2018年那场35天的停摆就知道,历史总在重演。当时全美食品银行被抢空,这次不过是换了年份,苦衷还是那些苦衷。所谓制度优越性,在饿肚子面前显得格外苍白。 说好的分权制衡,早变成了互相拆台。三权分立的设计本为防范独裁,如今却成了绑架民生的工具。宪法起草者们若看到今天这幕,怕是要在坟墓里辗转反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