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全代会!郑丽文就任主席,蒋万安、韩国瑜出席,卢秀燕、侯友宜、张善政缺席!赵少康受邀,但无法到场 11月1日,国民党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全代会。 此次全代会不仅是党内的重要时刻,更是郑丽文正式接任党主席的关键时刻。 她的致辞没绕弯子,翻来覆去强调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一口一个 “团结”“务实”,台下掌声一阵接一阵。但明眼人都清楚,她能坐上这个位置,压根不是某一派系独大,而是党内各路人马暂时妥协的结果。 毕竟 2024 大选输得彻底后,国民党没了能服众的核心,找个能协调各方、不惹麻烦的人过渡,成了最稳妥的选择。她上任前的人事布局也能看出心思,拉来资深两岸事务参与者张荣恭当副主席,就是想在两岸政策上稳住基本盘。 台下前排,蒋万安坐得笔直。郑丽文说话时他频频点头,作为台北市市长,他没必要跟党内派系纷争绑太紧,但这场会必须来。 一方面是给新主席撑场面,让外界看着 “党内和睦”;另一方面,台北市政推进离不开党内资源,他作为中生代领头羊,多在重要场合露脸,就是为未来更高位置攒资本 — 谁都能看出来,他的目标远不止一个市长宝座。 不远处的韩国瑜画风完全不同。他没端架子,穿梭在基层党代表中间握手寒暄,笑得一脸热络。当年搅动政坛的 “韩流” 虽已降温,但他在基层的号召力还在。 他来参会,既是给郑丽文送人情,更是为了刷存在感:国民党要抢基层选票,离不开他这样的 “草根代言人”,他就是要让所有人记得,自己还没退出舞台。 可这边有人忙着露脸,那边就有人故意缺席。卢秀燕的未到场,让不少人心里打问号。作为台中市长,她连任后口碑不错,一直专注 “活水经济”,还积极推动台中与大陆的经贸合作,毕竟台中是台湾重要的制造业和农产品基地,两岸关系好对市政百利无害。 对外她称 “专注市政”,实则是不想过早站队。郑丽文位置还没坐稳,派系之争没平息,这时候站台容易被贴标签,反而影响 2026 年的连任计划 — 她早就说过要 “做好做满” 市长,不会分心参选党主席。 侯友宜的缺席,带着点 “失意者” 的落寞。2024 年他代表国民党参选,结果输得一塌糊涂。大选时他两岸政策说得模棱两可,既没留住深蓝选票,也没抓住中间选民,最后两头空。 之后他明确表示不参选党主席,要 “以团结为重”。这次没来,与其说 “闭门反思”,不如说想避开党内复杂目光。他还在琢磨路线:是继续往中间靠,还是回头讨好深蓝?缺席成了他最稳妥的 “避风港”。 张善政的缺席,则直接摆明了 “路线不合”。这位技术官僚出身的前 “行政院长”,一直主张用 “宪法一中、台湾优先” 替代 “九二共识”,觉得国民党该少谈意识形态、多抓经济。 可郑丽文的致辞里,只反复强调 “九二共识”,没提具体经济方案,这让他心里不痛快。在他看来,国民党要是拿不出比民进党更靠谱的民生政策,光靠反台独口号,迟早还得输,与其去会场虚与委蛇,不如用缺席表态。 还有赵少康,明明收到邀请,却因 “行程冲突” 没来,只发了个视频祝福。这种 “隔空捧场” 把他的精明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横跨媒体和政治的人物,他既要给新主席留面子,又不想被派系绑死。 他一直想在党内当 “理念引领者”,催着大家在民生议题上更接地气,这次不现身,就是暗示会盯着党内路线,不会随便糊弄。 这场全代会,表面是郑丽文的就职仪式,实则是国民党的 “众生相” 展演。来参会的人各打各的算盘:蒋万安想攒资本,韩国瑜想保基层影响力; 缺席的人各有各的顾虑:卢秀燕想稳市政,侯友宜想避争议,张善政想守路线。说到底,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为了派系利益。 这场大会把所有问题都摆到了台面上,接下来就看他们能不能接住 ,接得住还有翻盘机会,接不住,只能继续在原地打转。

闲云野鹤
致辞与致词都没有学明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