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拿奖,上台领奖的是闫肃和蒋大为。作曲家许镜清只

盘盘鸭 2025-11-01 17:02:51

1988年,《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拿奖,上台领奖的是闫肃和蒋大为。作曲家许镜清只能在台下给他们鼓掌,事后,他鼓起勇气,给电视台打了个电话,问,“我能不能有个奖杯啊?”   2017 年许镜清的书房,阳光落在桌面上,旧烟盒和奖杯挨在一起。   烟盒是 1983 年记《敢问路在何方》旋律的那个,奖杯是 1988 年传达室给的。   他指尖划过烟盒上的划痕,忽然想起,自己这辈子都在跟音乐较劲。   许镜清小时候爱听戏,跟着戏班子的胡琴哼调子。   15 岁那年,他攒了半年零花钱,买了把二手二胡,每天躲在柴房练。   后来考上哈尔滨艺术学院,学作曲时,总泡在琴房,熬到深夜是常事。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电影乐团,最初只做些抄谱的杂活。   别人嫌枯燥,他却抄得认真,还偷偷研究前辈的作曲手法。   有次乐团缺人配乐,他主动顶上,虽没署名,却让他更坚定走作曲路。   1982 年,《西游记》剧组找作曲家,许镜清听说后,犹豫了很久。   那时他没什么名气,前面七位同行都被否了,他怕自己也不行。   可架不住对 “西游故事” 的喜欢,还是熬夜写了《云宫迅音》的初稿。   杨洁导演听了初稿,当即拍板:“这就是我要的仙境感!”后来让他写主题曲,他压力更大,总琢磨 “取经人该有怎样的旋律”。   一次坐公交,看到路人奔波的样子,突然有了灵感,急得用烟盒记谱。   烟盒上的旋律改了又改,闫肃填好词后,两人又一起磨细节。   最初定张暴默演唱,播出后有观众说 “少点闯劲”,剧组才决定换男声。   蒋大为试唱时,许镜清在录音棚外听,眼泪都快下来了 —— 这就是他要的感觉。   1986 年《西游记》播出,许镜清的配乐火了,可他的名字没多少人记。   有次他去买磁带,老板跟顾客说 “这歌是蒋大为写的”,他没辩解,默默走了。   后来《敢问路在何方》拿奖,他没接到通知,还是邻居看到报纸告诉他的。   1988 年颁奖礼,他特意穿了件新衬衫,早早到了现场。   可直到闫肃和蒋大为上台领奖,都没人叫他。   散场后,他在街角站了很久,终于决定给电视台打个电话。   电话接通时,他嗓子发紧:“我是许镜清,《敢问路在何方》的作曲……” 没说几句,手心就全是汗,生怕被拒绝。   几天后,传达室老头喊他:“许师傅,有你个包裹,像是个杯子。” 他捧着奖杯回了家,没跟人说,就摆在书架最下层。   那时他连版权费都没有,还是乐团的老同事帮他维权,最后只拿到三百多块。   而蒋大为靠这首歌,开演唱会、接商演,名气越来越大。   后来许镜清又给《济公》《司马迁》等剧配过乐,却再没哪首像《敢问路在何方》火。   有人问他后不后悔,他总说:“音乐能被人喜欢,就够了。” 只是偶尔整理书房,看到那烟盒和奖杯,眼里会闪过一丝怅然。   2020 年,许镜清已经 80 岁,很少再写新曲,却常去学校给孩子讲作曲。   他会拿出那个旧烟盒,跟孩子们说:“灵感不分场合,要随时抓住。” 有人提起当年的遗憾,他笑着摆手:“现在大家知道我是作曲的,就挺好。”   如今,他的书房里,烟盒和奖杯还摆在原来的位置。   偶尔有朋友来,他会指着它们,轻描淡写说几句往事。   窗外的树叶绿了又黄,《敢问路在何方》的旋律还在传唱, 而许镜清,还守着他的音乐,过着平静的日子。   参考信源:中国新闻网《《西游记》作曲许镜清:该不该向蒋大为要版权费》 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

0 阅读:18
盘盘鸭

盘盘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