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台湾青年说得好:“我为什么支持统一?因为统一了,我们可以立即拥有世界上最强的

经略简料 2025-11-01 14:31:56

一位台湾青年说得好:“我为什么支持统一?因为统一了,我们可以立即拥有世界上最强的军队,960万辽阔的国土,以及14亿同胞。而拒绝统一,我们只会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一个无存在感的小岛,却没有未来。”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军事安全、市场规模还是文化影响力,“尺度”都已成为决定一个区域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台湾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或许并非单纯的政治路线选择问题,而是一个更深层次的、关于生存与发展“尺度”的结构性危机。 台湾的安全定位使其背负沉重的财务负担,其防务开支已增至本地生产总值的3%。 这种防务策略高度依赖外部,斥巨资采购美国的二手武器,价格甚至为市价的数倍。 F-16V战机的后勤维护极为困难,需要依赖拆卸其他飞机零件的方式维持运作。这种做法并未真正构建安全,反而催生出一种“购买焦虑”的社会心态。 地缘政治的现实同样严峻。 乌克兰的境遇为各界带来了深刻警示,清晰展现出:一旦置身大国博弈的漩涡,小规模实体往往难以真正自主主宰自己的发展命运。 美国推行 “印太战略” 时,特意将台湾摆到牵制中国的敏感关口,让其成为自己实施区域遏制策略的重要抓手。 融入国家的整体防卫体系,意味着安全逻辑的根本性转变。届时,解放军的福建舰航母编队与东风系列导弹,将从外部的威胁转变为保护台湾的坚实盾牌。 台湾的经济发展同样撞上了由其自身市场规模和全球产业链地位所构成的“天花板”。 青年群体面临着长达二十年未曾增长的起薪困境,而学贷与高房价的压力日益沉重,一些人甚至只能选择送外卖谋生。 其支柱产业半导体,也面临被美国控制的风险,传统代工产业则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逐渐被边缘化。 一个广阔的大陆市场能为台湾经济提供全新的腹地,打破增长上限。 台湾的凤梨酥、珍珠奶茶等商品,可以借助大陆成熟的电商与直播渠道迅速打开销路。 高雄港有机会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台积电的技术也能与京津冀的产业集群实现对接。 节省下来的巨额军费,有网友估算足以修建多条连接大陆的高铁。 这种趋势已在年轻一代的行动中显现。 报考大陆公务员、赴大陆攻读研究生的台湾青年群体持续扩大,人数较以往有了明显增加。 创业补贴的发放、专项公务员名额的设置、保障性住房的优先分配 —— 大陆方面推出的这些举措,正成为打动台湾青年的务实机遇。 一位在大陆从事AI养殖的台湾青年,甚至获得了千万级别的风险投资。这背后反映了一种经济力量向更大尺度平台迁移的客观规律。 就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而言,岛内那些带有 “去中国化” 色彩的教育倾向,正试图斩断与历史之间的血脉连接。 例如,民进党政府被指将教科书中的“日据”改为“日治”,试图削弱年轻人对祖先抗日历史的记忆。 这种做法导致了身份认同的混乱,支持统一的声音在舆论场中感到孤立,连承认“我是中国人”都变得困难。 回归中华文明的宏大叙事,能让台湾的文化身份获得深厚的历史纵深。两岸共同祭拜黄帝陵,福建土楼中保存着共同的林氏族谱,儒家思想更是双方共享的精神遗产。 这些无法斩断的文化血脉,代表了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文明尺度。统一并非文化吞并,而是融合与升华。 届时,台湾本土的歌仔戏、布袋戏等特色文化,将有机会登上国家大剧院和央视春晚的殿堂。 这并非让文化消失,而是在一个更广阔的尺度上实现其价值的放大和自信的回归。 闽南语等方言也能获得官方地位的认可与保护,从而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豪感。 一位台湾青年的观点被广泛引用,他认为统一带来的是强大国力与广阔空间,而“拒绝”则意味着孤立无援。 不少人都在引用一位台湾青年的观点,他认为统一能换来强大的国力支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而 “拒绝” 统一便等同于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是固守一个日益受限的岛屿尺度,还是融入一个能提供无限纵深的国家未来。 选对方向、走对道路,就是从历史的旁观者切换为未来的共同开拓者,共享祖国给予的国际地位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红利。 信息来源:台湾青年:“台独”遮掩不了历史真相,台湾人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台海网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