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说了实话,二战胜利跟法国没什么关系,法国是最先投降的,我是真搞不懂,一个在二战中最先投降的国家,现在还好意思在联合国当五常?德国人打过来才一个多月,法国就举白旗了,这战斗力简直没眼看。 特朗普那番话一出口,就跟扔了个炸弹似的,炸得大家议论纷纷。 他直戳法国在二战里的软肋,说法国投降得太快,对盟军胜利没啥大帮忙,这话听起来狠,但你得承认,它抓住了历史里那块让人纠结的地方。 回想起来,二战开打前,法国还觉得自己挺牛,建了条马奇诺防线,花了大把钱,以为能挡住德国人,结果德国坦克从比利时边上绕过去,直接把法国后院给端了。 法国军队当时装备落后,坦克分散用,通讯靠老办法,德国那边已经玩起了快速机动战,闪击战一上来,法国人就懵了。 1940年5月10日,德国发动进攻,法国撑了没多久,6月14日巴黎就开了城门不打了,6月22日签了停战协议,整个国家就这么跪了。 这速度快得像过山车,比波兰人抵抗的时间短多了,波兰好歹拖了五周多,还组织了地下军。 法国投降后,维希政府上台,不光不反抗,还帮德国管事,把法国资源往德国送,甚至强迫法国人去德国工厂干活,简直成了帮凶。 这跟挪威、荷兰那些被占国家不一样,那些地方民众很快就搞起抵抗,游击队到处活跃,法国本土却安静得诡异。 但也不是所有法国人都服软,戴高乐跑到伦敦,号召大家起来斗,他建的自由法国力量,从几千人起步,到战争结束时涨到上百万,但里面好多是北非和殖民地来的兵,真正法国本土的骨干不多。 他们参与了诺曼底登陆和解放巴黎,但规模小,在大战场上没起决定性作用。 比如在敦刻尔克撤退时,法国部队损失惨重,好多士兵被俘,盟军主力是英国人救出来的。 特朗普2018年在巴黎参加一战百年纪念时,就当着马克龙的面吐槽,说如果没美国,法国人早说德语了,这话背景是纪念活动,但特朗普借机挖苦法国二战表现,强调美国救了欧洲。 话说回来,法国怎么就混进了联合国五常?二战结束时,罗斯福本来想搞“四大警察”,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没法国什么事。 但丘吉尔觉得得拉法国进来,平衡苏联在欧洲的影响,美国也想用法国殖民地做文章,扩大自己势力。 苏联起初死活不同意,但后来让步了。1945年旧金山会议上,法国挤进来,成了常任理事国,这里面政治交易多过战功。 中国是真打出来的席位,从1931年抗日开始,拖住日本百万大军,让日本没法全力北上打苏联或南下抢资源。 美国在太平洋砸了重金,海军大战日本;苏联在东线灭了德国上百万精锐;英国守住本土,当跳板反攻。 法国呢?靠着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帝国,成了大国眼里的香饽饽,那些地盘占全球土地一大块,给法国加分不少。 但二战后,殖民地一个个独立,阿尔及利亚战争打得法国焦头烂额,戴高乐上台后才勉强稳住。 想想看,印度、巴西这些新兴大国现在眼红五常位子,但法国还稳坐钓鱼台,这不光是历史遗留,还因为冷战时法国玩独立外交。 戴高乐退出北约一体化,搞核武器,自成一派,让西方阵营离不开它。 特朗普的话火起来,不光因为历史,还连着当下美法关系,特朗普嫌法国在北约出钱少,防务靠美国罩着,却总爱指手画脚。 网上好多人附和,说法国二战投降成笑柄,电影《敦刻尔克》里法国士兵形象就挺尴尬,被英国人甩在身后。 法国人自己也反思,历史书里承认马奇诺是战略失误,但强调抵抗组织炸了德国火车,提供了情报给盟军。 实际数据看,法国抵抗军到1944年才活跃起来,早年间维希合作更突出。 相比苏联损失两千多万,中国军民死伤三千多万,法国阵亡才二十多万,这差距摆在那。 法国入常后,在联合国没少用否决权,1960年代反对美国越南政策,2003年挡了伊拉克战争决议,这让它看起来有骨气,但根子还是二战那笔糊涂账。 德国战败后被拆分,没常任位,但现在经济强国,影响力不小,日本也一样。 法国能保住位子,靠的是制度设计,五常改动难如登天,需要全体同意。 特朗普戳这事,也在提醒大家,历史不是光鲜的,法国二战像场闹剧,从准备不足到快速崩溃,再到战后捡便宜。 波兰人、南斯拉夫人打游击,法国本土却多是等待盟军解放,戴高乐神话被捧高,但真实是,他力量有限,更多靠英国美国撑腰。 战后,法国重建快,靠马歇尔计划援助,但声誉修复靠宣传“抵抗叙事”,学校教大家法国人是胜利者一方。 现实中,好多法国人知道真相,网上辩论激烈,有人说法国该让位给印度或欧盟代表,特朗普话糙,但理不糙,法国二战贡献小,席位大,这反差让人挠头。 总的看,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实力和机遇缺一不可,法国抓住了战后窗口,站稳了脚跟,今天的世界需要合作,多想想怎么共同面对挑战,就能往前走。

辉辉辉的辉
应该说法国为什么会投降,投降和不投降的差别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