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东方大国宣布了 10月29号,中粮集团从美国采购了18万吨大豆,计划在12月和明年1月装船发货。这是几个月以来首次从美国采购,数量不大,但提振了市场情绪,刺激芝加哥大豆期货上涨至15个月以来的最高点。 据悉,中粮集团从美国采购了18万吨大豆,计划在12月和明年1月装船发货。这是几个月以来首次从美国采购,虽然数量不大,但提振了市场情绪,刺激了芝加哥大豆期货上涨至15个月以来的最高点。该交易被视为市场对美国大豆需求信号的积极反应。 10月30号,芝加哥大豆主力合约上涨2.3%,收于14.8美元/蒲式耳。连板大豆期货也上涨了2.5%,收于4100元/吨。受此影响,国内豆粕价也随之上涨。对养殖户来说,豆粕上涨意味着饲料成本增加,从而压缩养殖利润,对其而言,目前正是上猪和鸡的最佳时机,提前加大采购豆粕等饲料成本,会对后期养殖形成一定的成本压力。 中粮此次从美国采购的少量大豆,对国内的豆粕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稳定饲料成本,对养殖户而言,有利于减少春节期间肉价上涨的风险。 网友热评: 18万吨大豆虽不算多,但一边给芝加哥期货“打了针”,一边给国内养殖户“吃了颗定心丸”,这波采购是妥妥的“双向调节小能手”啊! 前有中美共识铺路,后有中粮大豆进场,芝加哥期货涨得欢,国内豆粕稳得住——这操作,既给市场递了信心,又给养殖户留了余地,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