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总理告诉他的国人,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敢于反制美国关税,而加拿大是其中之一。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31 12:30:09

加拿大总理告诉他的国人,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敢于反制美国关税,而加拿大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个国家是哪个他没说。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全世界都在看着中国怎么做,嘴上不说,心里我认为还是有点佩服的。 从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关税水平一路往上加,别说是普通国家,就连自己的盟友都照样下狠手,可大多数国家只能憋着气忍了,这种敢怒不敢言的憋屈,恰恰反衬出中国反制的难能可贵。 就拿美国的盟友日本来说,手里攥着1.08万亿美元的美债,这可是不小的筹码,当初有人提议干脆抛售美债给美国点颜色看看,结果日本政府赶紧摆手拒绝,那架势生怕得罪了这位"大哥"。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日本软骨头,实在是被美国拿捏得太死了。 美国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单说汽车行业,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就超过6万亿日元,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近三成,更别提这背后还牵扯着钢铁、流通等相关产业的558万就业人口。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就曾因为汽车贸易谈判破裂,扬言要对丰田、日产等13种日本豪华轿车征收100%关税,当时日本除了向世贸组织提诉讼外,根本不敢有实质性反制,最后还是乖乖回到谈判桌前。 到了2025年,美国加征汽车关税的威胁再次袭来,日本经济新闻社估算,这最多能让日本经济遭受13万亿日元损失,占日本名义GDP的2%还多,这种切肤之痛让日本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哪怕握着巨额美债,也只能当块烫手山芋捧着。 美国的关税大棒可不光打日本,对其他盟友也一样狠辣。2025年特朗普签署文件,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直接取消了部分贸易伙伴的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把之前10%的铝关税也提了上来。 要知道钢铁和铝是很多制造业的基础材料,美国国内使用这些材料的下游产业雇佣的工人数量,是钢铝行业本身的十倍之多,可美国不管这些,为了所谓的"产业回流"根本不顾盟友死活。 当时欧洲各国骂声一片,却也只是象征性地提了点抗议,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关税霸权,美国玩得炉火纯青,可偏偏遇到了中国这个"硬茬"。 2018年3月,特朗普依据所谓的"301调查"结果,宣布要对中国进口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还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一场经贸摩擦就此拉开。 可美国没想到,中国根本不吃极限施压那一套,直接亮出了对等反制的底牌。当年7月和8月,美国分两批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中方立马依法对美产品采取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措施。 9月美国又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中方毫不含糊地对60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到最后美国累计对约37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可中国自始至终没退过一步,这种硬碰硬的底气,是其他国家想学都学不来的。 中国的反制从来不是盲目冲动,而是有实打实的产业实力做支撑。就拿美国引以为傲的大豆产业来说,以前中国是美国大豆最核心的出口市场,可贸易战打响后,中国干脆调转方向,2025年5月起一粒美国大豆都没买过,9月美国对华大豆进口量直接降到零,而去年同期还有170万吨。 这下轮到美国豆农慌了,特朗普一边骂中国"经济敌对",一边扬言要切断对华食用油进口,可再怎么跳脚也改变不了中国"油瓶子"端得稳的事实。 反观美国,加征关税的苦果最终还是自己吞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显示,2018年开始的关税壁垒及其引发的反制,直接导致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流失,下游产业因为钢铝等原材料涨价成本激增,消费者买东西也得花更多钱,所谓的"关税福利"全成了自欺欺人。 全世界都看在眼里,美国关税大棒挥向中国时,中国没有像日本那样忍气吞声,也没有像欧洲那样象征性抗议,而是拿出了精准对等的反制措施,既守住了自身利益,又没被美国的霸权吓倒。 加拿大总理特意点出"两个敢反制的国家",却对中国欲言又止,说白了就是心里清楚中国的分量,也暗自佩服这份硬气。 毕竟在全球化时代,谁都知道美国关税霸权的厉害,可敢站出来说"不"还能说到做到的,除了中国还真没第二个。 这种不卑不亢的底气,不是靠嘴说出来的,是靠完整的产业体系、庞大的国内市场和精准的反制策略堆出来的,也难怪全世界都在盯着中国的一举一动,嘴上不说,心里的佩服早就藏不住了。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