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访华24小时后,德国外长后悔了,急喊中国打电话。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临时取消访华行程24小时后,德国内部涌现众多争议,瓦德富尔当即改口,喊话中方称希望重新安排行程,不得不说,这次德国的行为确实有些混乱。首先,瓦德富尔之所以取消行程,是因为他们希望会谈的话题不仅包含合作,还有俄乌、台海加上稀土管制等等核心问题,所以当看到日程规划不包含这些问题,就取消了会谈。 也就是“未能在中国安排足够多的会谈”,这表明德国不是不想谈,而是觉得谈的太少,不过,从后续德方针对台海问题的发声来看,明显是让中德关系产生了一些问题。 更何况瓦德富尔在访华前展现激进态度,强调中方在俄乌战争当中应该负有一定责任,所以说,这场访华活动本身也没有那么大的积极意义,但这次取消直接引发了舆论地震。 德国媒体表示这等于公开发出对峙信号,抛开了跟中国对话的渠道,像是德国车企领域,直接就展现了自己的担忧态度,认为如果中方采取经济限制手段,那德国经济发展会很难。 面对国内的声讨,瓦德富尔改变说辞,希望寻求重新安排行程,目前中方还没有回应后续到底有没有新的安排,从这里可以看出,德国目前内部呈现不同的战略方向。 一方面德方跟随美西方阵营,想着保持一致的激进姿态,借助台海问题来渲染对立情绪,但我们注意到现在的状况,中美会晤取得了一些进展,中德合作规模在欧洲也是排前列的。 所以说,德国很难全盘接受激进态度,特别是对于因为中德合作受益的领域来说,如果双方关系出现问题,那后续想要弥补损失就会非常困难,因此,德国的发言必须寻求中美平衡。 而在这种情况下,瓦德富尔却选择了取消访华行程,且就台海问题挑衅,这明显是用力过猛,中方明确回应,外交无小事,德国需要为自己的所言所行负责,避免出现更大风险。 中方理解德方处境,所以没有给出什么激进的表述,可关键问题在于,如果瓦德富尔以这种外交姿态展开后续的交流,那双方矛盾必然积攒,到时候就会难以平息下去。 就跟德国内部担忧的状况一样,现在德方跟中国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突然中断造成的影响是其内部企业无法接受的,大概率会导致一些产业的崩溃,德国不得不三思后行。 同时,现在德国也面临来自美国方面的压力,如何处理好外交关系上的事务,成为瓦德富尔首先要面临的考验,这本来是他上任后首次访华,属于积极信号,谁曾想现在反了过来。 如果要是因为外交访问出现争端,那德国针对他的舆论无疑会更多一些,所以无论如何,德方都得从这次事件记住经验,避免再度出现问题。 参考资料: 德外长取消访华,社民党议员: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德国的对华战略丨观察者网

 
									 
									 
									 
									 
									 
									 
								
吉风
中美一起收割欧日韩印加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