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一是含中国来源

古今知夏 2025-10-31 09:54:17

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一是含中国来源稀土成分≥0.1%的光刻机类货物,无论产地与中转路径,均需向中方申请出口许可,并详细报备用途、用量及终端客户信息;二是针对14纳米逻辑芯片、14纳米或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及相关材料,出口实行逐案审批制度。 这新规的厉害,藏在 “细节” 里。只要是和光刻机沾边的货物,里面中国来源的稀土成分达到 0.1%,不管它是在荷兰本土造的,还是绕着地球转了一圈从中转国运过来的,都得先过中国这关 , 申请出口许可,把终端客户、用途、用量一条条说清楚,想打擦边球、搞暗箱操作?门都没有。 别小瞧这 0.1%,它刚好掐住了半导体产业的 “命门”。全球最顶尖的 EUV 光刻机,号称 “人类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里面装着上万个精密零件,核心的光源模块、纳米级定位系统,全得靠钕、镝这些中重稀土撑着。 单台 EUV 光刻机就得用几十公斤稀土永磁体,少了这些 “工业维生素”,再先进的机器也得趴窝。而中国手里攥着的,是 90% 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还有几乎垄断的重稀土供应,想绕开中国找替代,纯属白日做梦。 荷兰 ASML 公司的慌乱,早就藏不住了。作为全球唯一能造 EUV 光刻机的巨头,它一边靠着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 连续多个季度中国都是它的最大买家,贡献了近三成营收; 一边又在美方压力下,把最先进的光刻机当成 “宝贝”,死活不肯卖给中国。这种 “又想赚中国钱,又想卡中国脖子” 的好日子,新规一落地就彻底到头了。 新规生效当晚,ASML 就紧急启动了 “零件溯源风暴”,技术人员对着每一批磁体组件扒根问底,生怕哪一个零件的稀土含量踩了 0.1% 的红线。 要知道,他们的光刻机里,从激光发射器到精密轴承,到处都离不开中国稀土,一旦断供,生产线就得停摆,订单违约金都能让他们肉疼。 那些喊着 “摆脱中国稀土依赖” 的西方国家,这下彻底露了馅。欧盟砸了 1870 万欧元搞的稀土磁铁厂,吹得天花乱坠,结果投产后的产能,连欧洲 2025 年预估需求的十分之一都够不上。 打脸的是,最关键的高纯度精炼技术,还是没突破中国的壁垒,造出来的产品要么纯度不够,要么成本高得离谱。 美国最惨,花 4 亿美元补贴的稀土企业,生产出来的稀土产品成本比中国高两倍,在市场上根本没人要。澳大利亚的稀土分离厂,忙活大半年,一个月的产量还不如中国一家中型企业的零头。 这些所谓的 “替代项目”,看着声势浩大,实则全是 “纸老虎”,短期内想撼动中国的地位,纯属异想天开。 这场风波早就超出了产业本身,金融市场先慌了神。新规生效才两天,ASML 的市值就蒸发了 600 多亿欧元,直接丢掉了欧洲 “市值最高科技公司” 的头衔。 而中国这边,正借着上海稀土交易所的定价权,让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用人民币买稀土。现在全球稀土贸易里,28% 都用人民币结算,比五年前翻了好几倍,美元在大宗商品领域的话语权,悄悄被撬动了。 连锁反应还在不停扩大。台积电、三星这些晶圆大厂,连夜开会调整生产线,就怕稀土供应掉链子;欧洲的汽车巨头更是愁眉不展,大众、宝马的电动车驱动电机,全靠稀土永磁体,现在原料要被管控,不少工厂的组装线都快停了。 欧盟虽然跳出来喊着要搞 “反胁迫工具法案” 报复,但一想到自己 70% 的稀土都得从中国进口,巴斯夫这些大企业九成的重稀土需求离不开中国,最后也只能 “雷声大雨点小”,根本不敢真的动手 — 毕竟谁也不想拿自己的产业命脉赌。 其实这根本不是简单的贸易反制,而是中国用实力给西方上了堂 “规则课”。以前西方总喜欢用技术壁垒卡别人脖子,想怎么封锁就怎么封锁,从来没考虑过别人的感受。 现在中国只是用同样的逻辑,拿稀土这个核心资源说话,你能限制设备出口,我就能管控关键原料,让规则对等起来。 12 月 1 日这一天,注定要改写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游戏规则。中国没搞硬碰硬的对抗,只用一个 0.1% 的精准界定,就展现了什么叫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