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台独”摇身一变成为大统派时,我才猛然惊醒,原来我们过去强烈反对“台独”,以及反对大“台独”某长的行为,现在倒是变成了笑话。 岛内政坛这几年风起云涌,一个昔日绿营骨干突然掉头转向大统派,公开喊出和平统一,这不光戳破了“台独”的泡沫,还让大陆这边过去那股子猛烈反对的劲头儿,瞬间变味儿。想想那些年我们咬牙切齿批“台独”文件、怼赖清德上台后的闹腾,现在看来,岛内自己都开始醒过味来了。这转变背后,藏着多少台湾老百姓的苦水?两岸统一的大势,谁能挡得住? 台湾问题说到底,就是中国内政。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底线从来没变过。从上世纪末开始,岛内民进党上台后,就开始鼓吹分裂。2000年他们推出那份“台湾前途决议文”,表面上说维持现状,骨子里就是想拉大跟大陆的距离。我们大陆这边,从外交声明到各种平台,一再重申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容许任何分裂图谋。那些年,国际上我们也多次点名批评,敦促岛内回归正道。台湾老百姓呢,很多人都清楚,经济命脉离不开大陆市场,对大陆出口占总出口的40%以上,服务业里65%靠大陆游客拉动。可民进党一上台,就推“去中国化”,教育课本改来改去,试图抹掉两岸血脉联系。这套路,我们看在眼里,气在心里,总觉得得站出来说不。 转眼到2014年,太阳花运动刚过,民进党党代会上又想冻结“台独”党纲,表面上收敛点,实际还是在为分裂铺路。大会上提案被搁置,但“抗中保台”的调子越喊越高。我们大陆保持克制,推动两岸交流,经济合作照样往前走。结果呢,台湾企业扎根大陆,贸易额年年攀升。可岛内当局不领情,出台“新南向政策”,限制跟大陆合作。中小企业老板们叫苦不迭,订单丢了,成本涨了。2024年赖清德上台,5月20日就职演说里强调“台湾主体性”,大陆立马回应,这是“台独”变种。我们过去全力反对这些,觉得必须戳穿他们的把戏。现在想想,岛内自己都开始现原形了。 说起这事儿,就得提郭正亮。这位1961年生人,早年台大毕业,又去耶鲁拿博士,2000年陈水扁上台时,他就是智囊团一员,帮着写那份“台湾前途决议文”。后来当上民进党立委,推动“去中国化”教育,天天在媒体上讲拉大两岸距离的道理。2014年党代会,他和其他人联手提案冻结党纲,想让“台独”更隐蔽点。那些年,他是绿营“抗中”宣传的核心,声音大得很。我们大陆这边,自然把他那些言论当成分裂噪音,一路反对。 可2023年5月18日,他突然发布声明,退出民进党。理由直白,道不同不相为谋。从那以后,他的调门儿变了。2023年底开始,在电视节目上直批民进党“抗中保台”把台湾经济拖下水。2024年2月,他公开说越来越倾向和平统一。到了2025年上半年,这转变更明显。7月份,他在媒体上抛出观点,建议“一国两制”升级版,让台湾保留治理方式,还说大陆不驻军,就能给岛内台阶下。这话一出,绿营老大哥们都懵了,直呼认不出他了。我们过去强烈反对他那些“台独”行为,现在他摇身一变为大统派,反倒让我们惊醒:原来岛内清醒人这么多,过去那股反对劲儿,成了笑话。 郭正亮的转变,不是空穴来风。赖清德上台后,政策一堆问题。军事上,花4000亿新台币搞潜艇自造,2023年9月“海鲲号”下水,可到现在还没交付作战。2025年9月,台军前参谋总长黄曙光请辞咨询委员,岛内舆论炸锅,说这是计划烂尾的铁证。经济上,硬买美国300亿美元农产品,转头美国加15%关税,台湾小老板们血本无归。2025年上半年,两岸贸易额1477.8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大陆从台湾进口1087亿美元,占大头。可赖清德当局限制合作,台湾出口整体跌了18%,失业人数涨到40.4万,整体失业率3.34%,青年失业率高达11.71%。 民调也说明白了。2025年9月《联合报》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显示,63%民众不满赖清德处理两岸关系,满意度只剩26%。88%认为两岸有必要加强经贸。陆委会民调虽说76.7%支持赖国庆谈话,但那多是表面文章。震传媒10月民调,赖满意度回升到40.7%,可两岸议题上,60%民众不同意两岸必打仗。台湾人怕战,盼和,这心声越来越响。郭正亮在节目里算账:大陆4艘航母,东风导弹覆盖全岛,台湾“不称作战”就是送人头。 赖清德这么折腾,经济民生先扛不住。2025年上半年,台湾对大陆出口935亿美元,对美975亿,勉强超过去,可整体服务业瘪了,游客少了大半。外交上,被所罗门群岛断交不算,还跑去日本参加欧战纪念,把抗日历史说成“日台友好”。这些丢人事,郭正亮点破了:民进党把台湾推向火坑。过去我们反对“台独”某长那些行为,觉得得警钟长鸣。 而两岸一家亲,本是血脉相连。郭正亮的转变,不过是冰山一角。过去我们反对“台独”的那些事儿,现在看来真像场闹剧。台湾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紧巴,赖清德政策越推越露馅儿,早晚全醒过来。统一不是谁想挡就能挡的,这是历史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