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战斗英雄郭兴福,含泪掐死3个子女,随后与妻子一起割腕,结果没有成功,郭兴福被判处死刑,罗瑞卿一向嫉恶如仇,得知此事后,却一反常态,要求刀下留人。 郭兴福出生在1930年的山东邹平一个穷苦农家,从小日子就过得紧巴巴,没读多少书就得帮家里干活。十二岁那年,他进了国民党保安团当勤务兵,主要是为了混口饭吃。那时候兵荒马乱,他跟着队伍东奔西跑,亲眼见识了战争的残酷。1948年济南战役打得火热,他看准了形势,投奔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当战士。从那起,他的人生轨迹就变了样,成了真正为人民打仗的兵。 加入解放军后,郭兴福参加了一系列大仗。淮海战役中,他冲在队伍前列,执行突击任务,帮部队拿下关键阵地。接着是渡江战役,他负责渡河作战,冒着敌火往前冲。漳厦战役时,他又在攻占敌方据点中立下汗马功劳。这些经历让他获得三等功,1949年还入了党,从一个底层小兵逐步成长起来。部队看他有潜力,1951年送他去第十四步兵学校深造,四年里他专攻战术、射击和地形学,成绩拔尖,十三门优秀,五门良好。 1955年毕业,郭兴福分配到南京军区十二军三十四师军士教导营当排长。几年后调到一〇〇团二连,先是排长,很快就升副连长。1961年,部队让他搞战术训练试点,重点练单兵技能。他和士兵们一块琢磨,记下各种教学窍门,反复演练,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法。方法通过验收后,他带小队在军区各连队示范,不断改进细节,还因此提前升上尉。这套法子强调从实战出发,让士兵们把技能练到骨子里,不是死记硬背。 1964年,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掀起大比武热潮,士兵战术和射击水平明显提升。郭兴福的名气越来越大,1965年调到南京军区步兵学校当教官,继续教书育人。1966年,他参加军区党代会,对大比武活动表态支持,没想到这成了他麻烦的起点。学校里开始大批判,他因为业务强反而被盯上,成了批斗对象。 批斗越来越频繁,郭兴福不肯否定群众性练兵和大比武活动,批斗者用各种手段施压。1967年1月28日,他们下通牒,让他次日去冲击南京军区,逼许世友司令员表态,还让他回家想想。回家一看,屋子已被抄得乱七八糟,东西扔得到处都是。郭兴福觉得走投无路,决定全家结束生命。他先掐死6岁的钢钢、4岁的炼炼和不到2岁的小儿子,然后和妻子李淑贞一起割腕。鲜血流了一地,两人倒下后被邻居发现,送医院抢救活了过来。 事件后郭兴福被逮捕,审判时判了死刑。罗瑞卿听说后,要求留他一命。1970年改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他继续关押。罗瑞卿一向对坏事零容忍,这次却破例干预,可能是看中郭兴福过去的贡献和教学法的价值。郭兴福在狱中坚持下来,没再出事。 1977年,郭兴福提前出狱,被安排到东辛农场干农活。他天天早起下地,傍晚回宿舍,日子过得简单。他不死心,多次去政府部门递材料,想讨回清白,但一直没动静。1979年3月,中央军委批复,南京军区党委开会平反。杜平政委在会上讲了他的功劳和遭的罪,恢复名誉、党籍和军籍,还让他当步兵学校战术教研室副主任。 回学校后,郭兴福看部队训练,总觉得没达到从前大比武的劲头,想再推教学法,但大家思路变了,没推成。一次演练组织不周,战士受伤,他被处分。此后他处理些教研事宜。1983年4月,学校让他按副师职离休。1985年8月27日,他在南京鼓楼附近骑车出门,撞上汽车,当场重伤,抢救无效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