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李国秦发现养女肚子越来越大,决定带她去医院检查。谁知,丈夫先慌了神,一脸尴尬说:“不用去了,她怀了我的孩子。” 1993 年上海老巷里,梧桐叶落在青石板上。 86 岁的李国秦看着眼前的旧宅,对身边弟子轻声说。 “1948 年那个午后,我摔了绣绷,也摔碎了过去。” 弟子递过茶水,她接过杯子,眼神飘回 45 年前的张府。 那年春天,养女叶奕华的反常,成了她人生的转折点。 1948 年上海张府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 李国秦坐在绣架前,看着叶奕华从面前走过。 女孩穿着宽大的棉衫,走路时手总护着小腹。 “奕华,明天我陪你去医院检查下身体。” 李国秦开口。 话音刚落,丈夫张福运从书房出来,脸色发白。 “不用查,她怀了我的孩子。” 张福运的声音发颤。 李国秦手里的绣绷 “啪” 地掉在地上,彩线缠成一团。 她抬头看向叶奕华,女孩慌忙低下头,不敢看她。 这个自己养了 16 年的孩子,这个相伴 24 年的丈夫。 一瞬间,她觉得整个家都变得陌生又冰冷。 李国秦想起 16 岁那年,父亲送她去西式学堂。 课堂上,她第一次用英语朗读文章,得到老师称赞。 课后,她抱着钢琴谱往家走,遇到了马兆昌。 马兆昌手里拿着诗集,笑着与她讨论里面的句子。 那时的她,以为这样的美好会一直延续。 可父亲李经沛请来算命先生,说她与马兆昌 “八字相克”。 无论她怎么哀求,父亲都不肯松口。 后来,她在妹妹的婚礼上,看到马兆昌穿着新郎礼服。 她躲在角落里,看着新人拜堂,眼泪止不住地流。 父亲见她终日消沉,开始为她物色新的婚事。 1924 年,父亲把张福运的照片放在她面前。 “福运是哈佛留学生,在北大教书,人品学识都好。” 李国秦看着照片上的男人,心里虽有遗憾,却也点了头。 婚礼那天,她穿着婚纱,脸上没什么笑容。 婚后的日子平淡,张福运待她客气,却少了些温情。 两人一直没有孩子,跑遍了上海的医院。 1932 年,朋友带来消息,有个女婴需要收养。 李国秦抱着刚出生的叶奕华,心里满是欢喜。 她给孩子做新衣服,教孩子背古诗、弹钢琴。 叶奕华小时候总黏着她,喊她 “妈妈” 的声音很甜。 1947 年秋天,张福运开始频繁找叶奕华。 有时说要辅导她功课,有时说要教她写毛笔字。 李国秦偶尔撞见,张福运会慌忙解释,说在教孩子学问。 她虽有些疑惑,却没往坏处想,只当是丈夫关心孩子。 直到 1948 年春天,她才发现这背后的秘密。 张福运见事情败露,竟提出让叶奕华做妾。 “这样孩子生下来有名分,家里也能安稳些。” 他说。 婆婆知道后,偷偷给叶奕华送补品,默认了这件事。 李国秦收拾好自己的行李,离开了张府。 她回到娘家,希望能得到家人的支持。 母亲见到她,只是叹气:“都这么大年纪了,忍忍吧。” 哥哥也劝她:“福运在外面有身份,离婚会让人笑话。” 李国秦看着家人,突然明白,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1948 年夏天,她在报纸上刊登了离婚声明。 声明登报那天,她拿着报纸,心里反而轻松了些。 离婚后,李国秦去了香港。 在香港的寺院里,她第一次听到佛经,心里很平静。 她开始跟着僧人学习佛法,每天诵经、打坐。 1951 年,她正式皈依佛门,法号 “慧果”。 她不再想过去的事,把精力放在修行上。 1960 年,她在台湾创办了佛学讲堂。 来听课的人里,有不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人。 她用自己的经历,开导那些痛苦的人。 后来,她又成立了华人互助组织,帮助在异地的华人。 30 多年里,她收了三千多弟子,大家都尊敬地喊她 “慧果法师”。 1980 年,她去美国探望亲友。 有人提起张福运,说他与叶奕华结婚后常吵架。 李国秦听了,只是淡淡一笑,没再多问。 她在美国开设了佛学交流班,很多华人来参加。 她教大家如何调整心态。 1993 年,她回到上海,重游了小时候住过的地方。 走在熟悉的巷子里,她想起了很多往事。 那些开心的、难过的,如今都成了过往云烟。 1998 年,李国秦在香港安详离世,享年 91 岁。 弟子们按照她的遗愿,把她的骨灰撒进了大海。 如今,李国秦创办的佛学讲堂还在开课。 华人互助组织帮助了很多在异地遇到困难的人。 人们提起她,不再只说她是 “李鸿章的侄女”。 而是记得她是 “慧果法师”,记得她面对挫折时的勇气。 信息来源: 炎黄春秋网:民国首任关务署署长张福运 清华大学主页:张福运 百度百科:李国秦 江淮文史:『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李瀚章的孙女李国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