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六大行总行最爱招的高校TOP10,这几所学校“赢麻了” 最近看到一份国有

窗台上的春天 2025-10-30 16:18:10

国有六大行总行最爱招的高校TOP10,这几所学校“赢麻了” 最近看到一份国有六大行总行的校招录取数据,把top10高校列得明明白白,看完才懂什么叫“金融圈的校招鄙视链,早藏在这些名单里”。 先看工商银行总行:中国人民大学以18人稳居第一,清华、北大紧随其后,中央财经、北邮、对外经贸也都在列。有意思的是,北航、北理工这类工科强校也能挤进来——现在银行总行早不只是“财经生的天下”,理工科背景反而成了加分项。 农业银行总行的名单里,北大、人大、清华依然是“铁三角”,但北航的录取人数比复旦还多1个,上海交大只录了1人,反差感直接拉满。这说明不同银行的偏好真不一样:农行似乎更青睐有“工科+综合”背景的学生。 最“夸张”的是中国银行总行:北大直接录了29人,人大21人,清华17人,光是这三所就占了近七成名额。复旦、北理工、北航也都超过10人,连北外都能排进top10——毕竟中行的国际业务多,外语+金融的复合背景太吃香了。 建设银行总行的名单里,北大、人大、清华还是前三,但中央财经、对外经贸的排名比复旦还靠前,上海财大也挤了进来。这也合理:建行的业务更偏传统金融,财经类强校的“对口性”自然更高。 交通银行总行的画风明显不同:复旦、上海交大占了前两名,同济、华东师大、上海财大也都在列——毕竟交行总部在上海,本地高校的“地缘优势”直接拉满,连北邮、浙大这些外地强校,录取人数都远不如上海的学校。 邮储银行总行的名单相对“分散”:人大9人排第一,北大、中央财经各5人,对外经贸、清华、南开都有份,甚至上海财大、西交大也能占个名额——邮储的业务下沉得深,对高校的地域和类型包容度也更高。 仔细扒完这六份名单,能咂摸出不少门道: 第一,“清北人”是真的“通吃”——不管哪家银行总行,这三所的录取人数基本都稳居前三,尤其是北大和人大,在多数银行里都是top2。金融圈对顶尖综合院校的认可,早成了行业共识。 第二,财经类强校是“刚需”——中央财经、对外经贸、上海财大,几乎在每家银行的名单里都能看到,尤其是中央财经,在工行、建行、邮储里都排进了前5。这些学校的金融专业“接地气”,毕业生上手速度快,自然是银行的“心头好”。 第三,工科强校正在“逆袭”——北航、北理工、上海交大在多家银行里都能挤入top10,甚至录取人数超过部分财经院校。现在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快,AI、大数据、区块链这些技术岗缺口大,理工科学生的“技术buff”,已经成了进总行的“硬通货”。 第四,“地缘优势”比想象中重要——交行总行的上海高校占了近七成,中行、工行的北京高校占比极高,邮储的名单里也有不少北方高校。银行总行招聘时,本地高校的宣讲会、实习通道都更密集,学生的“就近适配性”自然更高。 其实这份名单,不止是“哪家银行爱招谁”,更藏着应届生进金融央企的“密码”:想进总行,要么拼学校的“牌子”,要么拼专业的“对口性”,要么拼技能的“稀缺性”——三者占其一,才有机会站在金融圈的“塔尖”。 只是反过来想:当六大行总行的录取名单越来越集中在这些高校,是不是意味着,普通院校的学生想进金融央企总部,门槛越来越高了?那些没进top10的高校,真的连“入场券”都拿不到吗? 你身边有没有非顶尖高校,但靠自身能力进了银行总行的例子?欢迎在评论区聊聊~银行秋招校招 国内八大银行 中国八大银行 银行国企招聘 六大行校招 北京银行校招 985校招

0 阅读:116
窗台上的春天

窗台上的春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