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电倒贴钱?多地现负电价,电厂为啥宁可赔钱也不停机? 这事儿听着都新鲜!四川电力现货市场居然出现全天负电价,卖一度电最多倒贴5分钱,山东、浙江、内蒙古之前也有这情况,发电的咋还上赶着赔钱干? 9月20号那天,四川现货电价最低跌到-0.05元/度,意思是电厂发一度电,不仅没钱赚,还得倒给电网几分钱。这反常事儿一出来,网友全懵了:这不是明摆着赔钱吗? 其实负电价说白了就是电太多了用不完。四川水电本来就足,加上风光电抢着发,赶上节假日大家用电少,供远大于求,电价自然就崩了,甚至跌到负数。 可最让人费解的是,都赔钱了电厂咋不停机?这里头全是门道。就说燃煤电厂,停机再启动一次得十几个小时,光这成本就十几万甚至更高,比短期负电价亏得还多。 新能源电厂更不能停。它们跟电网签了中长期合约,每天得保证发够量,停了没完成任务要罚款,不够的电还得花钱买,里外里更不划算,还不如硬着头皮发。 而且新能源电厂不光靠卖电赚钱,还能拿绿证、碳市场的收益。就算电价负了,算上这些额外收入,综合下来也亏不了多少,反而能靠多发点电赚更多补贴。 山东这地方早有先例,2019年就首现负电价,到2024年五一,连续22小时都是负的。有数据说,山东现货市场近一成多时间都是负电价,电厂早摸透了其中的账。 有人说这是电厂傻,其实是算得精。负电价只是现货市场的价格,电厂大部分电早通过长期合约按固定价卖了,只一小部分受负电价影响,整体根本亏不着。 但这事儿也暴露了问题:用户端感受不到负电价的好处。居民电价是固定的,就算电厂倒贴,咱交的电费也没少,便宜全让一些能接现货电的大企业占了。 要解决这问题,得让电价信号传得更通畅。比如让居民也用上分时电价,电多便宜时鼓励大家多用电,像给电动车充电、开空调,这样电就不愁用不完了。 更关键的是发展储能。把负电价时用不了的电存起来,等用电高峰再卖出去,既能帮电厂减少亏损,又能稳定电网,这才是长久之计,四川已经在搞储能试点了。 负电价看着是赔钱买卖,其实是电力市场升级的信号。它逼着电厂算明白账,也推着咱们的电力系统更灵活。你觉得以后居民能享受到负电价的实惠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