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电锯狂人米莱在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为他欢呼的人准备好打脸:阿根廷比索很快就

史鉴奇谈 2025-10-30 14:09:32

阿根廷电锯狂人米莱在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为他欢呼的人准备好打脸:阿根廷比索很快就会疯狂地暴跌!很快!   但这场胜利背后,其实埋着比索暴跌的种子。特朗普高调承诺的400亿美元援助,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选举操作,而非可持续的经济救援。   特朗普在选举前关键节点抛出400亿美元援助计划,时机选择极具策略性。他公开将援助与米莱的选举结果挂钩,直言“如果他输了,我们就撤”。这种赤裸裸的政治捆绑,导致援助款项的拨付充满不确定性。   美国财政部设计的货币互换框架附带着苛刻条款,其核心目标是为米莱的“自由市场政策”提供展示窗口,而非真正解决阿根廷的结构性经济问题。选举结束后,特朗普政府面临国内政府停摆的压力,继续兑现这笔巨额援助的迫切性已大幅降低。   中期选举结果公布后,阿根廷股债汇市场出现短暂狂欢。比索兑美元汇率一度上涨近15%,MERVAL指数单日飙升22%。这种表面繁荣主要源于市场对政治不确定性的消退和美国援助的短期预期。   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指出,比索仍被严重高估。阿根廷央行净储备已不足100亿美元,而未来一年需偿还约180亿美元外债。一旦美国援助款项延迟或缩水,比索的贬值压力将急剧爆发。   米莱的“休克疗法”虽将月度通胀率从25.5%压制至2.7%,但代价是贫困率攀升至31%,60%民众生活水平下降。   政府通过裁撤公共部门岗位、取消补贴等措施实现财政盈余,却导致消费市场萎缩,牛肉消费量跌至13年最低。这种依靠紧缩政策维持的经济平衡极其脆弱。阿根廷明年面临170亿美元外债偿还压力,若外汇储备无法有效补充,比索的贬值将不可避免。   特朗普承诺的400亿美元援助中,200亿美元为货币互换协议,另外200亿美元需由美国商业银行筹组贷款。这种安排本身充满变数。   美国民主党人强烈反对用纳税人资金支持外国政府。阿根廷历史上已23次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助,债务偿还记录不佳使得商业贷款机构态度谨慎。彼得森研究所专家警告,美国可能重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覆辙,陷入“持续投钱却难获回报”的困境。   选举结束后,阿根廷政府面临三个关键时点的考验。联动债券到期、财政部新招标和美元期货平仓等事件将检验市场信心。   投资者期待米莱政府转向完全浮动汇率制,但此举可能导致比索一次性大幅贬值。阿根廷央行此前为捍卫比索,曾在三天内抛售11亿美元外汇储备,这种消耗难以持续。一旦市场发现美国援助未能及时到位,或米莱的改革进度不及预期,资本外流将加速比索的下跌。   米莱虽在中期选举中增加议席,但未达到绝对多数。其执政联盟内部存在分歧,需要与各省省长协商支持才能推进减税和劳动力市场改革。此前国会曾以压倒性票数通过法案,允许简单多数即可推翻总统行政令。这种政治格局下,米莱能否持续推行其激进改革存在疑问。任何政策反复都可能引发市场恐慌,导致比索贬值。   阿根廷经济长期受困于对外部美元的过度依赖。摩根士丹利估计,该国需要210亿至860亿美元才能实现彻底的美元化改革。特朗普提供的400亿美元援助仅能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阿根廷农业出口虽因临时取消关税而增加美元收入,但制造业持续衰退使外汇来源单一化。这种结构性缺陷意味着,即使美国援助部分到位,比索的长期贬值压力仍难以消除。   中期选举高达30%的弃投率(另有资料称为33%),创下历史纪录。若按选民名册计算,米莱政党实际只获得27.27%的选民支持。   大量选民对政治精英的幻灭感,表明社会共识脆弱。这种社会分裂使得经济政策更容易受民粹压力影响。一旦比索贬值引发通胀反弹,民众的忍耐将迅速见底,可能重演2023年底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所以中期选举胜利带来的比索反弹恐难持久。美国援助承诺的政治属性、阿根廷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以及市场预期的脆弱性,共同构成了比索暴跌的潜在触发器。米莱政府若不能迅速建立更广泛的政治联盟并推动实质性改革,选举后的短暂蜜月期可能很快以货币危机告终。

0 阅读:67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