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广西提督苏元春被押送京城将要斩首,他多年的同僚好友纷纷袖手旁观,唯有

悠然话史 2025-10-30 11:41:17

1903年,广西提督苏元春被押送京城将要斩首,他多年的同僚好友纷纷袖手旁观,唯有昔日的下属张勋拿出几万两白银上下打点,主动为其解围。   1905 年冬,新疆伊犁的寒风裹着雪粒,打在苏元春的破屋窗纸上。   门外传来马蹄声,驿卒递来一个布包:“张勋大人托我捎给您的。”   布包里是件厚棉衣,裹着一封短笺,字迹遒劲:“大人保重,恩情未忘。”   苏元春摩挲着棉衣里的棉絮,想起 1903 年京城刑场,眼眶又热了。   那时他镣铐加身待斩,是这个昔日小兵,带着银子与证据闯了进来。   时间回到 1898 年,广西边关军营,张勋正被老兵按在地上揍。   “连枪都扛不动,还来当兵!” 老兵的拳头落在他背上,他咬着牙不吭声。   路过的苏元春喝止了老兵,看着张勋脸上的伤:“跟我来。”   那晚,苏元春把自己的兵书借给张勋:“当兵靠的不是蛮劲,是脑子。”   后来苏元春发现张勋擅长侦查,每次巡逻都让他带队,还教他读地图。   1899 年法军越界,苏元春派张勋去查探敌情。   张勋带着两个兵,在山林里潜伏三天,摸清法军布防,还抓了个俘虏。   庆功宴上,有人说张勋 “出身低微,不配受赏”,苏元春拍了桌子:“赏!”   他亲手把军功章别在张勋胸前:“有功就该赏,跟出身无关。”   也是这年,苏元春提拔张勋当管带,让他带三百个兵,驻守左江防线。   1903 年春,苏元春正在边关修炮台,京城的圣旨突然到了。   “苏元春克扣军饷、私吞救灾款,着即押解进京,斩立决!”   宣旨官念完,士兵就绑了他,他盯着宣旨官:“我要见皇上,我没贪!” 押解的囚车路过桂林,他想找昔日同僚李提督求助,李提督却闭门不见。   守城的士兵说:“李大人说了,跟罪臣扯上关系,会丢乌纱帽。” 囚车到京城,苏元春被关在刑部大牢,牢门一关就是半个月。   以前常来家里喝酒的王大人、赵大人,没一个人来看他。   有次牢卒跟他闲聊:“您那些同僚,现在都躲着您呢,怕被牵连。” 苏元春靠在牢墙上,心想自己守了一辈子边关,最后竟落得众叛亲离。   就在他快绝望时,牢门突然开了,张勋穿着便服,塞给他一个馒头。   “大人,我救您出去!” 张勋的声音压得很低,眼里满是急色。   为筹钱,张勋把自己在京城的宅子卖了,还找商会的朋友借了两万两。   他先去找掌管刑狱的刘大人,送上一万两银票:“苏大人是被冤枉的,求您缓几天。” 刘大人收了银票,却摇头:“圣意已决,我不敢抗旨。”   张勋没放弃,又去后宫找光绪帝的亲信太监,送了翡翠扳指和五千两。   太监收了礼,答应帮着递话,却提醒张勋:“得有证据,光说没用。” 张勋连夜派心腹去广西,找当年管军饷的老账房。   老账房感念苏元春的好,偷偷把真实账本藏在夹层里,交给心腹。   心腹回来时,还带了几个老兵的证词 —— 他们亲眼见苏元春把自己的俸禄捐给灾民。   张勋拿着账本和证词,又去找兵部尚书,跪在尚书府门口整整一天。   尚书被他的执着打动,答应把证据呈给皇帝。   皇帝看了账本,又听太监说 “民间都在说苏元春冤枉”,才下旨复查。   复查的官员到广西,很快查出是有人伪造账本陷害苏元春 —— 那人曾挪用军饷,怕苏元春揭发。   1903 年秋,皇帝下旨:“苏元春免死,流放伊犁。”   苏元春出狱那天,张勋牵着马在门口等他:“大人,我送您出城。” 流放路上,苏元春才知道,张勋为了救他,欠了不少债。   他掏出自己唯一的玉佩:“这个你拿着,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你。”   张勋却把玉佩塞回去:“大人当年教我做人,比什么都贵重。”   到了伊犁,苏元春靠给人写书信谋生,张勋每隔半年就会托人捎东西来。   有次捎来的包裹里,还有张勋儿子的照片,背面写着 “让孩子认认您这个恩人”。   1908 年,朝廷查清所有事,恢复了苏元春的名誉,还召他回京城。   苏元春回京城前,先去了张勋的军营,张勋正在教士兵操练。   看到苏元春,张勋赶紧跑过来,行了个军礼:“大人!” 苏元春拍着他的肩膀:“当年要是没你,我早成了刀下鬼。”   后来苏元春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常跟人说:“张勋这小子,是个重情义的汉子。”     信息来源: 清末广西提督苏元春被押送京城斩首事件详情——历史档案网 蒙山儿郎 坚守南疆——梧州零距离网 张勋解救苏元春的历史背景——近代史研究出版社 “辫帅”张勋的复辟闹剧与愚忠——国家人文历史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悠然话史

悠然话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