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让中国妥协,36万亿美债填不上,特朗普决定“弄死”大债主!美国欠了36万亿美债,利息一年光还就上万亿,特朗普上台后想减税刺激经济,结果窟窿更大。他把账算到中国头上,加关税想逼对方买单,减少逆差。可中国不慌不忙,反手就对等回击。贸易战打到现在,美国农场货卖不出去,企业成本涨,债务还往上窜。这场博弈,谁能笑到最后? 美国那36万亿美债根本就是个“无底洞”,现在早不止这个数了,2025年8月刚到37万亿,俩月不到又窜到38万亿,这速度比吹气球还快。 光利息一年就1.4万亿美元,占了联邦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还多,相当于每分钟要还200万美元,这钱扔出去连个响都听不见。 要说这窟窿咋来的,特朗普自己就是“掘墓人”之一。2017年他搞减税,把企业所得税从35%砍到21%,看着是给企业让利,实际上直接让政府收入少了一大块,他第一任期内美债就从19万亿飙到近30万亿,纯粹是靠借新钱补旧账的饮鸩止渴。 后来他还想靠加关税填窟窿,2025年7月海关收入倒是涨了290%,可也就277亿美元,连每个月1000多亿的利息零头都不够,纯属自欺欺人。 特朗普把账算到中国头上,这真是找错了对象。他觉得加关税能逼中国买单、减少逆差,可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你加我的税,我就对等加你的,美国农场主最先遭了殃——大豆、玉米卖不出去,仓库堆得满满当当,政府补贴补到手软也救不了急。 更糟的是,美国企业自己也被关税坑了,进口的中国原材料贵了不少,生产成本蹭蹭涨,最后要么裁员降薪,要么把涨价转嫁给老百姓,超市里食品、日用品全贵了,普通美国人日子更难了。 有专家早就说,美债规模涨得太快,连房贷利率都被带高了,家里买房、买菜的压力全大了,这都是特朗普折腾出来的苦果。 关键是中国根本不慌,这底气可不是吹出来的。 以前对美出口占比还有19.2%,现在降到14.7%,就算少了美国市场,咱还有14亿人的大市场撑着。 浙江搞的“外贸优品转内销”,靠直播带货把原来出口的东西卖给国内消费者,生意照样红火。 政府还给企业发补贴、提高出口退税,设立新型金融工具帮企业扛压力,企业转型的成本低了不少。 更聪明的是,咱还在开拓中亚、非洲这些新兴市场,“一带一路”上的生意越做越大,就算美国市场少了点,其他地方照样能补上,外贸根本没垮。 特朗普以为中国离了美国不行,其实是美国离了中国更难受,他想拿芯片卡中国脖子,允许英伟达卖H20芯片,以为能换中国让步,结果中国直接约谈英伟达,挑明芯片有安全隐患,没让他得逞。 反过来,中国的稀土、新能源产品,美国根本离不开,想找替代国根本来不及,价格还得中国说了算。 现在全球就中国有全产业链,从衣服鞋帽到高端设备都能造,美国想脱钩,要么买更贵的,要么根本买不到,这就是中国的硬实力。 再看美国自己,早就是泥菩萨过江了,除了美债高企,政府还老停摆,一停摆经济活动就受影响,重启项目又要多花钱,债务还得往上加。 两党整天为预算吵架,对债务这个大问题却装看不见,有美国专家痛骂他们“对自己的失灵麻木不仁”,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更要命的是,美国政府已经资不抵债了,还在拼命借债,这颗“炸弹”早晚要炸,到时候不光美国经济完蛋,全球都得受连累。 对比下来就清楚了,美国是在走下坡路,债务越滚越大,内部矛盾一堆,特朗普的招数全是拆东墙补西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中国却是越打越稳,国内市场越来越强,海外新市场越拓越宽,产业还在升级,从低价货往高科技走。 特朗普想“弄死”大债主,可中国不是软柿子,更不是美国的“提款机”。 这场博弈到最后,美国只能看着债务窟窿越来越大,自己焦头烂额;而中国靠着韧性和智慧,既能守住自己的利益,还能越发展越好,笑到最后的肯定是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