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还是最大的中间商,淘宝百元产品到医保秒变几千元 10月28日,一则医疗耗材价格争议事件引发关注。江苏盐城的黄先生遭遇交通事故导致腿部骨折,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手术后,累计花费近8万元医疗费用。然而,术后一次偶然的网购查询,让他对其中的手术耗材价格产生了强烈质疑。 黄先生在淘宝平台检索时发现,自己手术中使用的同款厂家医用耗材,第三方销售公司的售价仅140元左右,而医院收取的费用却高达2200元,价差足足达到十五倍之多。更让他困惑的是,在向医院反映该问题后,相关耗材的收费标准又被调整为895元。“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厂家,怎么在医院和网购平台上价格差这么多?反映后又突然调价,实在让人难以理解。”黄先生的质疑道出了不少消费者的困惑。 针对这一价格争议,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给出了回应。院方表示,医院的医用耗材采购有严格的正规渠道,需经过招标采购、质量检验、仓储管理等多个环节,还承担着售后服务、临床适配指导等相关责任,而网购平台的销售渠道与之完全不同,这是导致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医疗耗材价格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正规医疗机构的耗材采购虽需遵循严格流程,保障产品质量和医疗安全,但如此悬殊的价差仍难免引发质疑。有业内人士指出,医疗耗材从厂家到医院,中间可能涉及多级代理、流通等环节,加上医院的运营成本分摊,价格会有所上浮,但合理的价差范围仍需透明化公示。 目前,黄先生仍希望医院能进一步明确价格构成的详细说明。这起事件也再次提醒,医疗收费的透明化、公开化尤为重要。期待相关部门能加强对医疗耗材价格的监管,让患者清楚每一笔费用的去向,同时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压缩不合理的价格空间,切实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来源:蓬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