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小兵一句话,直接戳到台当局心窝:我为台当局打仗,我死了,家人到哪里要抚恤金?连抚恤金都没要处,我得到什么? 台湾博主郑西成讲述一件事,说台湾小兵有一句灵魂拷问:我为台当局打仗,台当局肯定输,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候,我死了,我的家人到哪里要抚恤金?问台当局吗?台当局都没了。问大陆要吗?开玩笑,你跟我打仗,还要问我要抚恤金,可能吗?这个逻辑推下来,结果就是,我为台当局打仗,我死了,我的家人连抚恤金都找不到要处,我死了是完全白死。 我觉得这句话太有震撼力了!这个逻辑太强大了!如果这个逻辑深入台湾小兵之心,那么谁还会为台当局打仗?没有人打仗,统一台湾不就是谈笑之间的事情吗?所以我们的统一工作,要多多做台湾小兵的思想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话像一颗子弹,穿过迷彩服,直接打在那些“台独”大佬的真皮椅背上。他们坐在空调房里喊“对抗大陆”,小兵却在烈日下想:我死了,谁给我妈养老?谁给我妹交学费?抚恤金找谁签字?一张A4纸都盖不到章,这仗还打个什么劲? 台防务部门每年编预算,把“抚恤”写成一行小字,夹在“鱼叉导弹”“爱国者”后面,像施舍。真到战时,这些钱够不够发都是问号——库房空了,飞机跑了,指挥官第一个换便装。小兵不是傻子,训练时摔伤都要排队报医保,真指望他们相信“台独”口头支票?梦里都没有。 我把这话说给大陆朋友听,他愣了半天:原来台湾兵也这么“人间清醒”?当然清醒。社交媒体时代,谁还信“英勇故事”?网上一搜,乌克兰阵亡者家属排队讨抚恤,一年过去只拿到一袋土豆。视频底下,台湾兵留言:看到了吗?这就是下场。点赞比政战官讲话管用一万倍。 思想钢印不用枪,用现实。大陆只需把话挑明:仗没打,先谈赔。统一后,台湾兵编入中国人民解放軍,军龄照算,退伍金一分不少;若真阵亡,烈士待遇,家属拿抚恤,孩子高考加分,房子给补助,户口落北京都可以谈。反观“台独”那边,只剩一句“光荣牺牲”,连墓地都要众筹。这么一比,脑袋进水才选错边。 有人担心:小兵敢信吗?别忘了,金门马祖的兵 already 用脚底板投票——申请调离“前线”的人数年年涨。理由直白:怕死。更搞笑的是,台军招募广告把“离家近”当卖点,评论区笑疯:当兵不是送外卖,离家近能干啥?跑得快?士气垮成这样,还谈什么“保卫乡土”,先保卫自己的银行卡吧。 统一工作就该抓住这股“怕白死”的情绪。短视频、直播、脱口秀,全安排上。让台湾小兵刷手机时,先跳出“大陆抚恤标准”对比动画:左边“台独”口嗨,右边人民币到账声音“叮——”。再请退役特种兵直播带货:“统一后退伍金,真香!”弹幕刷“+1”,比任何轰炸机都管用。 别忘了家属。台湾兵最牵挂的是爸妈。大陆可以喊话:只要放下武器,你父母医保我包,养老社区任选,每月发菜篮券。让阿嬷在菜市场炫耀:“我孙子是聪明人,不替‘台独’卖命,现在领人民币津贴!”邻居一听,回家劝自己孩子:你也别傻啦。口碑比导弹准。 小兵逻辑简单:为谁死、谁给钱、给谁花。把这三件事讲清,比一百场演说都管用。当“怕白死”变成“怕不值”,枪口就会下垂。没人想打仗,统一自然水到渠成。那时,台湾海峡没有炮火,只有回家吃饭的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