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可能有点扎心的大实话。 如果对岸的兄弟真的跨过那道浅浅的海峡,踏上这片土地,你猜会发生什么?我猜,大概率不会是电影里那种壮烈的巷战。 更可能的画面是,一支小分队开进市区,市民们从窗户里好奇地看着,甚至还有人会下去问路。而营区里,可能连枪声都听不到几声。 别急着骂,这不是怂,这是最清醒的算计。 当有些人一边声嘶力竭地喊着“为自由牺牲”,一边却悄悄把家人、把财产都转移到大洋彼岸的时候,你让底下的兵怎么想?你让那些一个月就挣万把块台币,家里还有老妈要养的年轻人,去为谁卖命? 为一个虚无缥缈的口号?为一个连他们自己都不信的剧本? 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超过七成的年轻人早就想明白了,自己的命,比政客的口号值钱。 再说了,拿什么打?演习的时候,导弹能打到自己家渔船,登陆艇开到一半就搁浅在沙滩上。大部分兵,连枪都还没摸热乎,一年后就拍拍屁股回家了。军官们也不傻,看着这群孩子,谁忍心让他们去当炮灰? 所以,命令是命令,但人情是人情。与其打一场毫无胜算的仗,把家园变成一片焦土,不如选择一种更体面的方式。 这不叫投降,这叫回家。 因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对岸的枪口,对准的从来不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大家说的都是一样的语言,拜的都是一样的祖宗,身上流的都是一样的血。 放下武器,是为了保护身后每一个熟睡的家人,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不被战火吞噬。 有时候,最勇敢的选择,恰恰不是开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