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遗书中的“八水绕长安”|来自唐代手抄本《正月孟春犹寒一本》“何名八水——

唐庐看 2025-10-29 11:07:46

敦煌遗书中的“八水绕长安” | 来自唐代手抄本《正月孟春犹寒一本》

“何名八水——泾水、渭水、灞水、浐水、沣水、滈水、涝(潦)水、潏水(或泬水)。”手抄文中“潦”作为“涝”的异体字使用。

“八水绕长安”是中国古代对长安城(今西安)周边水系格局的经典概括(图4),形象地描绘了八条河流滋养这座千年古都的壮丽图景。

这八条河流均发源于秦岭山脉,最终汇入关中平原的母亲河——渭河。

它们可分为南北两组:渭河南岸自东向西依次为潏水、滈水、沣水和涝水;渭河北岸自西向东则分别为泾水、渭水、灞水和浐水。其中,泾渭二水因“泾渭分明”的奇观而闻名;沣滈之地更是周文王丰京与武王镐京的立都之所。

历史上,“八水”对于长安的意义极为重大。它们首先构成了都城天然的军事防御屏障。其次,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通过人工开凿的渠道引入城内,形成了完善的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同时,渭河也是重要的漕运通道,保障了长安的物资供给。此外,丰富的水资源还灌溉了沃野,滋养了如昆明池、上林苑等皇家园林,形成了“荡荡乎八川分流”的盛景,并由此升华为一种象征王朝气象的文化意象,频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时至今日,由于气候变化与城市发展,“八水”的水量虽不如往昔,但其历史脉络依然清晰。历史知识

0 阅读:0
唐庐看

唐庐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