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所料,美国突然正式宣布全面加征关税! 美国政府对全球贸易伙伴挥起的关税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10-29 10:14:44

果然不出所料,美国突然正式宣布全面加征关税! 美国政府对全球贸易伙伴挥起的关税大棒,这回可是结结实实砸下来了,他们突然宣布进入所谓的“国家紧急状态”,接着就对所有进口商品统一征收10%的基准关税,这还不算完,对那些贸易顺差大的国家还要额外加码,个别中国商品累计关税甚至被堆高到令人咋舌的245%。 明面上看,华盛顿那边喊得最响的理由是要“保护美国制造业”和“应对不公平贸易”,说什么美国制造业全球份额从二十多年前的28%多滑到了现在的17%出头,觉得自家企业在外围高墙下吃了亏,比如美国轿车进门只收2.5%的税,而印度却能抽70%,这种差距被他们解读成竞争扭曲。 但掀开这层外衣,里头藏的其实是自家后院那本难念的经,联邦政府债台高筑,都快冲到GDP的119%了,光靠国内增税政治阻力太大,只好把眼睛瞄向关税这块还能挤出现金流的领域,毕竟上一轮对华关税战就让美国政府关税收入在几年里近乎翻番,这种来钱快的路子,他们自然舍不得放手。 更深一层看,关税武器早就成了政治筹码,白宫盘算着用差异化税率在谈判桌上制造杠杆,一边迎合国内民粹主义情绪,塑造“强势护美”的形象,另一边则通过对盟友和竞争对手区别对待来分化外部世界,比如欧盟、日本这些传统伙伴同样没能躲过钢铝高关税,搞得大家集体跳脚。 这种玩法历史上美国可不是头一回用,从19世纪的《丁利关税法》把平均税率拉到52%,到大萧条时期那个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贸易混战,再到尼克松时代的进口附加费冲击,几乎每次保护主义抬头都伴随着“国内产业保护”的漂亮话,可结果呢,几乎全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烂账。 这回的关税冲击波,可不管你是企业还是普通老百姓,统统都得跟着买单。穆迪分析算过,美国消费者扛下了对华关税92%的成本,平均每个家庭一年得多掏1300美元,这还没算下游厂商因为进口钢材、铝材涨价被推高的生产成本,最后都得分摊到家电、汽车这些商品价格上。 更憋屈的是就业市场,表面上关税护住了钢铁业几千个岗位,但下游行业成本一飙升,反而可能丢掉几十万工作机会,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戏码,小布什政府时期就演过一回了。 美国本想靠着“最优关税”理论占便宜,觉得自己作为进口大国能靠市场势力转嫁成本,可他们偏偏漏算了两件事,一是现在全球供应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强行割裂只会推高本土企业生产成本,苹果、英伟达这些美国公司在中国设的厂子同样遭殃。 二是别的国家不可能光挨打不还手,欧盟已经对260亿美元美国商品亮出报复清单,加拿大、巴西也跟着去WTO提告,连锁反应下来,摩根大通已经把美国经济衰退概率调高到了60%。 耶鲁预算实验室的预测更直接,说这帮人瞎搞可能导致美国GDP增长率掉下去一个百分点,物价水平短期蹦高1.8%,相当于每家每户白白损失2400美元。 发展中国家更是倒了大霉,世贸组织测算全球贸易量可能因此萎缩1%,像越南这种靠纺织品吃饭的国家,订单直接腰斩,三成中小厂子面临倒闭,联合国都急了,说这简直是在冲击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而美国阻挠WTO上诉机构新法官遴选,导致争端解决机制停摆,更让那些指望多边规则护体的小国心里发毛,毕竟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下,它们连最后一张护身符都快没了。 不过世界也没傻站着挨捶,各国都在找应对法子。东盟在加速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区域一体化,非洲国家也在抱团建区域贸易网,中国则通过进博会、链博会这些平台稳供应链,同时拉着“全球南方”一起拓展贸易多元化。 要知道现在发展中国家货物贸易量占全球比重已经冲到45%,对增长贡献率高达80%,这股力量集体发力,足以对冲单边主义的逆流。 回头看看,从1930年一千多名经济学家联名反对《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到2018年又一波诺贝尔奖得主带队警告重蹈覆辙,历史一次次证明关税战打不出赢家,只会让全球贸易一起流血流泪。 可现在白宫那群人似乎压根没打算从历史里学聪明,反而变本加厉地搞“关税武器化”,殊不知这把双刃剑砍向别人的同时,也正割伤自己的经济命脉。 全球化这条大海,狂风暴雨或许能掀翻小池塘,可要想掀翻整片海洋,恐怕最后淹着的还是那些拼命筑墙的人。

0 阅读:77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